[发明专利]水套隔片、冷却装置和发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2941.5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8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肖森林;刘喜明;胡卫伟;黄又奇;韩翠云;王琛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6 | 分类号: | F02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欧阳高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笋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套隔片 冷却 装置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套隔片、冷却装置和发动机,所述水套隔片适于配合在水套组件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围绕所述水套组件的缸孔设置,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水套隔片至少包括:隔片本体,所述隔片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变形部,所述变形部设置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根据本发明的水套隔片,通过将变形部设置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隔片本体受热后,变形部的体积缩小,为冷却液留出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冷却液的流动,并可以引导更多的冷却液汇聚到容纳腔的与缸孔内温度和热应力较为集中部分相对应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强化缸孔上部的散热,使缸套周围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套隔片、冷却装置和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水套隔片常用于发动机水套,目的是更好地控制缸套或缸孔的热变形,减少摩擦阻力,提升发动机的有效热效率及燃油经济性。现有的水套隔片技术往往考虑其布置位置与形状,一旦设计完成,水套隔片的体积固定不变,难以让水套隔片适应发动机负荷及冷却液温度进一步增加情况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水套隔片,所述水套隔片可以强化缸孔上部的散热,使缸套周围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水套隔片的冷却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冷却装置的发动机。
根据本发明的水套隔片,所述水套隔片适于配合在水套组件的容纳腔内,所述容纳腔围绕所述水套组件的缸孔设置,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水套隔片至少包括:隔片本体,所述隔片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变形部,所述变形部设置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水套隔片,通过将变形部设置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隔片本体受热后,变形部的体积缩小,为冷却液留出更多的空间,有利于冷却液的流动,并可以引导更多的冷却液汇聚到容纳腔的与缸孔内温度和热应力较为集中部分相对应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强化缸孔上部的散热,使缸套周围的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缸孔的轴向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变形部位于所述隔片本体的上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形部沿所述水套隔片的周向延伸,所述变形部的横截面为长条形,所述长条形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缸孔的轴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套隔片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延伸,所述隔片本体形成为所述变形部,所述隔片本体分别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周壁和外周壁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形部的材料能够热缩冷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形部的材料能够弹性变形,所述变形部内具有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腔和所述第二密封腔沿所述缸孔的轴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密封腔和所述第二密封腔内分别填充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腔和所述第二密封腔分别沿所述水套隔板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密封腔和所述第二密封腔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填充物为热收缩材料。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冷却装置,包括:水套组件,所述水套组件具有填充有冷却液的容纳腔和适于安装气缸的缸孔,所述容纳腔围绕所述缸孔设置;水套隔片,所述水套隔片插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水套隔板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水套隔片。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的冷却装置,通过在水套组件的容纳腔内设置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水套隔片,可以提升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
- 下一篇:放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