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个老年呼吸系统镇喘药物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2816.4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7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武;张嵩;赵建军;张对良;张锦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4 | 分类号: | A61K36/904;A61K9/20;A61P11/06;A61P29/00;A61P35/00;A61P7/10;A61P1/00;A61P25/28;A61P13/12;A61P1/16;A61P27/02;A61P39/06;A61P1/10;A61K35/58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姚昌胜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个 老年 呼吸系统 药物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老年呼吸系统镇喘药物生产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按重量计秤取以下组分原料:枇杷叶5‑10份、白果仁2‑8份、麻黄1‑3份、半夏1‑5份、白芥子3‑8份、旋覆花0.5‑2份、蛤蚧2‑4份、百部1‑5份、蜜桑白皮0.3‑0.5份、川贝母1‑10份、调和粉4‑7份、炼蜜1‑2份;S2.预处理:将S1中除所述调和粉与炼蜜外所有原料分别放入玻璃容器内,依次加入5kg温水,浸泡1‑5h,取出沥干水分备用;S3.烘干:将S2清理后的原料分开放入烘干机内,调整温度为50‑90℃,低温烘干5‑10h;本老年呼吸系统镇喘药物在服用后,具有镇咳止喘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镇喘药物领域,具体涉及一个老年呼吸系统镇喘药物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哮喘也叫做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气道慢性炎症性的疾病。属于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哮喘发病的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病史。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
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65667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一种哮喘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原称特效哮喘胶囊),其配方组成物为冬虫夏草、射干、紫河车、茶叶、荷叶、桑叶、麻黄、细辛、当归、蛤蚧并加有适量糯米粉经过浓缩高压精制而成。制备方法步骤包括备料加工浓缩加入适量糯米粉—搅拌成粉剂—用机器纳入胶囊—装入瓶内即可。
上述专利具有剂型简单、疗法简易,服用方便等特点,但是其也存在缺陷,如:制作过程过于简单化,没有详细说明各配料的处理方式,且其制成的药丸容易产生依懒性,不适合中老年人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老年呼吸系统镇喘药物生产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个老年呼吸系统镇喘药物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备料:按重量计秤取以下组分原料:枇杷叶5-10份、白果仁2-8份、麻黄1-3份、半夏1-5份、白芥子3-8份、旋覆花0.5-2份、蛤蚧2-4份、百部1-5份、蜜桑白皮0.3-0.5份、川贝母1-10份、调和粉4-7份、炼蜜1-2份;
S2.预处理:将S1中除所述调和粉与炼蜜外所有原料分别放入玻璃容器内,依次加入5kg温水,浸泡1-5h,取出沥干水分备用;
S3.烘干:将S2清理后的原料分开放入烘干机内,调整温度为50-90℃,低温烘干5-10h;
S4.研磨:使用研磨机将S3烘干后的原料依次研磨成粉,使用100-150目筛网过滤,取过滤后的药物粉末备用;
S5.一次制液:将S4研磨后的药物粉末装入无纺布袋中,依次放入煎药机内,加入10-15倍纯净水,浸泡20-50min,设置温度在110-117℃,武火至沸腾后转文火继续熬制10-25分钟,取出无纺布袋,使用过滤筛过滤出药渣,得到初液;
S6.二次制液:将S5取出的无纺布袋与药材再次放入煎药机内,加入10-15倍纯净水,设置温度110-117℃,武火至沸腾后转文火继续熬制10-15分钟,取出无纺布袋,使用过滤筛过滤出药渣,得到二次液,将初液与二次液放入搅拌器内,充分混合得到原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