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密纺上延长网格圈路径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1619.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曾令玺;王素华;郑敏博;刘建农;姚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2 | 分类号: | D01H5/72;D01H5/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密 延长 网格 路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密纺上延长网格圈路径的装置,包括异型管,所述异型管凹面的两端部均固定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转动设有弧形结构的导向板,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用于卡设导向板的限制部,所述异型管的凹面内壁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螺纹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转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有活动贯穿定位板的定位杆,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有弧形板,通过异型管凸起凹形曲面端增加弧形的导向板改变以往网格圈在此部分走直线,同时通过螺栓调节导向柱的高度,使之与前罗拉钳口平齐,两者协同作用,使须条出前罗拉钳口后等高度运动到网格圈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细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紧密纺上延长网格圈路径的装置。
背景技术
紧密纺是在改进的新型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其纺纱机理主要是: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了一个纤维凝聚区,基本消除了前罗拉至加捻点之间的纺纱加捻三角区。纤维须条从前罗拉前口输出后,先经过异形吸风管外套网眼皮圈,须条在网眼皮圈上运动,由于气流的收缩和聚合作用,通过异形管的吸风槽使须条集聚、转动,逐步从扁平带状转为圆柱体,纤维的端头均捻入纱线内。
而现有细纱异型管上的纤维,尤其是化纤出前罗拉后,由于这一段纤维几乎没有捻度,纤维之间的抱合差,且网格圈离前罗拉有一小段距离,同时还低于前罗拉钳口。
当纤维须条出前罗拉后,在重力作用下,处于悬空的纤维须条迅速下垂,产生弯曲,一旦网格圈的转动速度不合适,纤维须条在网格圈上的运动受影响,容易形成毛羽,棉结,影响纱线加捻和强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紧密纺上延长网格圈路径的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密纺上延长网格圈路径的装置,解决了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紧密纺上延长网格圈路径的装置,包括异型管,所述异型管凹面的两端部均固定有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转动设有弧形结构的导向板;
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用于卡设导向板的限制部;
所述异型管的凹面内壁固定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螺纹贯穿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转动设有连接块;
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有活动贯穿定位板的定位杆,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顶部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导向柱;
所述异型管的外部套设有网格圈。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块相靠近的一侧均转动连接于转轴,所述导向板呈弧形结构且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转轴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限制孔,所述限制部活动插接在限制孔中。
优选的,所述限制部包括开设在安装块底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安装槽连通的活动口,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活动设有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与安装槽的内顶面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限制杆的一侧连接有活动设置在活动口中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卡抵在安装块表面的推板。
优选的,所述限制杆插接在限制孔中,且限制杆的直径与限制孔的内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开设有轴承槽,轴承槽中固定有轴承,所述螺栓的顶端固定在轴承中。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密纺上延长网格圈路径的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异型管凸起凹形曲面端增加弧形的导向板改变以往网格圈在此部分走直线,同时通过螺栓调节导向柱的高度,使之与前罗拉钳口平齐,两者协同作用,使网格圈更接近前罗拉,从而使须条出前罗拉钳口后等高度运动到网格圈上,不产生形变,不影响须条在凝聚槽上的集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