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两个或更多LED串提供功率的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30348.7 | 申请日: | 2020-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6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 发明(设计)人: | F·博格赫蒂;R·尤贾勒;G·昂特维杰;F·瓦伊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45/395 | 分类号: | H05B45/395;H05B45/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闫昊 |
| 地址: | 德国诺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个 更多 led 提供 功率 电路 | ||
在此公开了给两个或更多LED串提供功率的电路。本公开包括用于控制向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LED)串传递功率的系统、方法和技术。例如一种电路包括:功率转换器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源的输入信号并生成包括第一电压的第一输出信号;电荷泵,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功率转换器单元的第一输出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并生成包括第二电压的第二输出信号;和线性调整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荷泵的第二输出信号并生成包括第三电压的第三输出信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驱动和控制发光二极管串的电路。
背景技术
驱动器通常用于控制负载处的电压、电流或功率。例如,发光二极管(LED)驱动器可以控制提供给一串发光二极管的功率。一些驱动器可以包括直流到直流(DC-DC)电源转换器,例如降压-升压、降压、升压或其他DC-DC转换器。这样的DC-DC功率转换器可以用于基于负载特性来控制并且可能地改变负载处的功率。DC-DC电源转换器对于调整经过LED灯串的电流来说可能特别有用。在一些情况下,LED驱动器电路可以接受包括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的输入信号,并传送包括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输出信号。在一些这样的情况下,LED驱动器电路可以调整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至少某些方面,诸如控制通过LED驱动器电路发出的输出电流。
发明内容
通常,本公开针对用于驱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发光二极管(LED)串的电路的装置、系统和技术。例如,该电路可以包括功率转换器、一个或多个电荷泵和线性调整器。功率转换器、一个或多个电荷泵和线性调整器可以被配置为生成一个或多个输出信号,使得电路可以使用相应的两个或多个LED串来支持一种或多种照明模式。与包括附加功率转换器的电路相比,以可以消除附加功率转换器的方式来设计该电路,以降低电路的复杂度。另外,电路被设计为可以限制线性调整器消耗的功率量,从而与相应的线性调整器消耗更大功率量的电路相比,减少了电路造成的能量损失。例如,根据本公开,电路可以以非常节能的方式将输出信号传递至两个或多个LED串,同时通过限制电路中包括的功率转换器的数量来限制电路的复杂性。
在一些示例中,电路被配置为控制经过一个或多个LED串的电流。该电路包括:功率转换器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源的输入信号并生成包括第一电压的第一输出信号;电荷泵,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功率转换器单元的第一输出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并生成包括第二电压的第二输出信号;和线性调整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荷泵的第二输出信号并生成包括第三电压的第三输出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一种方法包括:通过配置为控制经过一个或多个LED串的电流的电路的功率转换器单元接收来自电源的输入信号;通过功率转换器单元生成包括第一电压的第一输出信号;通过电路的电荷泵接收来自功率转换器单元的第一输出信号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电荷泵生成包括第二电压的第二输出信号;通过电路的线性调整器接收来自电荷泵的第二输出信号,并通过线性调整器生成包括第三电压的第三输出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系统包括电源、第一LED串、第二LED串以及被配置为控制经过第一LED串和第二LED串的电流的电路。该电路包括:功率转换器单元,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源的输入信号并生成包括第一电压的第一输出信号;电荷泵,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功率转换器单元的第一输出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并生成包括第二电压的第二输出信号;和线性调整器,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电荷泵的第二输出信号并生成包括第三电压的第三输出信号。
概述旨在提供对本公开中描述的主题的概述。并不旨在提供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详细描述的系统、设备和方法的排他性或穷举性解释。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阐明了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示例的进一步的细节。根据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根据权利要求书、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示例系统的框图,该示例系统包括电源、发光二极管(LED)驱动器电路、第一LED和第二L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