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紫外着色剂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9641.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建;符传杰;张旭;黄理荣;罗俊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付静 |
地址: | 5283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着色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紫外着色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SL191生物质溶剂5‑35重量份、PMA溶剂5‑20重量份、乙二醇丁醚溶剂10‑30.0重量份、DBE溶剂5‑15重量份、水0‑20重量份、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0‑90.0重量份。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气味低;使用后的着色剂经过色彩调整,仍可继续使用,达到着色涂装工艺的废液零排放,对环境污染较小;无需喷涂、刷涂或擦涂;通过调节着色液的渗透性能,色彩效果易掌握,紫外吸收剂可与颜料均匀混合,避免长时间静置易分离的问题,适合自动化生产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漆涂料领域,尤其涉及竹木器制品涂装着色,特别是家具生产自动化涂装生产线中使用的着色剂。
背景技术
目前,家具生产行业的着色方法均是通过将着色剂添加至基础漆中,然后涂至被涂物件表面而使物件着色。市场上使用的木器着色剂主要透明色漆、实色漆、半透明格丽斯擦色剂等,所使用的着色剂主要有有机颜料、无机颜料、金属络合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等。当前主流的着色体系主要有水性和油性两大类,分别是以水性树脂或油性树脂基为着色载体,分别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作为稀释剂。部分无机颜料、金属络合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还含有重金属,对环境造成损害。油性着色剂因其着色效果好,一直受到市场的青睐,但因其有机溶剂的刺激性气味,而对环境和施工人员健康造成损害,水性着色剂因其着色效果不理想,而使其使用范围受到局限。
现有的着色方式,主要采用喷涂、刷涂或擦涂等方式,将着色剂施涂于被涂物表面而使被涂物件着色,这些着色方式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对环境污染严重,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损害较大以及着色均匀性差等缺点,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力成本的大幅攀升,家具生产企业也在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升级;个别家具生产企业采用自动喷涂机喷涂着色,存在合格率低,需人工进行补色及修正,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家具产品的品质,传统的着色方式已不适用自动化、智能化的家具生产线涂装。
此外,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涂层中的颜料易褪色,需要添加紫外吸收剂,在使用时若搅拌不均,会导致涂层的抗紫外性能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施工简便,适用于自动化、智能化家具涂装生产线且无残留刺激性气味的耐紫外着色剂,并确保紫外吸收剂与颜料不易分离,解决由于搅拌不均而造成涂层抗紫外性能不同的问题。
所述着色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SL191生物质溶剂5-35重量份、PMA溶剂5-20重量份、乙二醇丁醚溶剂10-30.0重量份、DBE溶剂5-15重量份、水0-20重量份、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0-90.0重量份,所述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包括树脂微粒,所述树脂微粒内包裹有基料、颜料、紫外吸收剂,所述树脂微粒选自聚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尼龙树脂、聚醚醚酮树脂、聚醚砜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料为纳米无机物微粒,所述纳米无机物微粒粒径为1-100nm。
进一步地,所述着色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SL191生物质溶剂10.0-30.0重量份、PMA溶剂10-18重量份、乙二醇丁醚溶剂15-25重量份、DBE溶剂8-12重量份、水5-15重量份、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0-90.0重量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着色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SL191生物质溶剂20.0-28.0重量份、PMA溶剂12-15重量份、乙二醇丁醚溶剂18-22重量份、DBE溶剂10-12重量份、水8-10重量份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0-90.0重量份。
更进一步地,所述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由红色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0-30.0重量份、黄色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0-30.0重量份、黑色耐紫外光颜色树脂颗粒0-30.0重量份组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无机物微粒可选为银粉、锌粉、石英粉、硅微粉、云母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紫外吸收剂为具羟基紫外吸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96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实时振幅在线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曝气沉砂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