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通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7265.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8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20 | 分类号: | H04W8/20;H04W12/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吴瑜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全通信方法及装置,涉及安全通信领域,解决了如何准确地向携带安全芯片的终端设备发送加密数据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根据第一消息包含的被叫用户标识确定与被叫用户标识绑定的第二终端设备,该第二终端设备是具有加解密能力的终端设备。当第二终端设备调用了加解密能力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安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之间可以利用携带安全芯片的终端设备对数据进行加密后传输,从而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泄露数据。在服务器接收到加密数据后,确定多个终端设备运行登录了目标账号的应用的情况下,服务器向所述多个终端设备发送加密数据。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携带安全芯片的终端设备可以对加密数据进行正确解密,获得数据。所述多个终端设备中未携带安全芯片的终端设备无法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获得乱码或混淆消息。但是,用户并不知道多个终端设备中哪个终端设备可以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导致用户可能误接听或查看未携带安全芯片的终端设备接收到的乱码或混淆消息。此时,主叫用户可能需要重新发送加密数据,导致用户之间进行安全通信的用户体验较低。因此,如何准确地向具有加解密能力的终端设备发送加密数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通信方法及装置,解决了如何准确地向具有加解密能力的终端设备发送加密数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通信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或者该方法可应用于可以支持服务器实现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芯片系统,方法包括: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根据第一消息包括的被叫用户标识确定与该被叫用户标识绑定的具有加解密能力的第二终端设备。当第二终端设备调用加解密能力时,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含的加密数据。
如此,由于服务器可以根据被叫用户标识确定到了具有加解密能力的第二终端设备,而且在该第二终端设备调用加解密能力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包含的加密数据,使得服务器准确地向具有加解密能力的终端设备发送加密数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服务器向具有加解密能力的终端设备发送加密数据的准确度,使得用户可以准确地接听或查看到加密数据,提高了用户进行安全会话的体验度。
其中,具有加密能力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携带安全芯片的终端设备。
另外,第一终端设备上运行了第一应用,第一终端设备是通过第一应用发送第一消息的。第二终端设备上加载有第二应用。第二终端设备上加载有第二应用也可替换描述为第二终端设备安装了第二应用。其中,当第二终端设备调用加解密能力运行了第二应用时,服务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应用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可通信是指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第一应用发送呼叫消息或即时消息,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二应用接收呼叫消息或即时消息,从而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利用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进行通话或进行即时消息传输。可理解的,第一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一应用,第二终端设备安装有第二应用。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是同样的应用。所谓同样的应用可以理解为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名称相同,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依据同一个协议进行通信。第一应用实现的功能和第二应用实现的功能相同。第一应用的安装包的版本与第二应用的安装包的版本不同。或者,第一应用的安装包的版本与第二应用的安装包的版本相同。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是不同的应用。所谓不同的应用可以理解为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的名称不同,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依据相互能够识别的协议进行通信。第一应用实现的功能和第二应用实现的功能类似,第一应用实现的功能和第二应用实现的功能也存在区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7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