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莎豆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6792.1 | 申请日: | 202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冬;王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鄂尔多斯市稼瑞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33/08 | 分类号: | A01D33/08;A01D33/02;B07B1/00;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30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莎豆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油莎豆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承载层、上层分离结构和下层分离结构;承载层用于承载植株根茎携带的土壤以及油莎豆,承载层上设置有缝隙;上层分离结构位于承载层上方,用于拨动承载层上的植株茎叶;下层分离结构位于承载层中间,下层分离结构用于击打植株根茎分离油莎豆以及沙土;其中,下层分离结构包括下层转轴和钢丝编,下层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钢丝编通过第一螺纹孔固定在下层转轴上,下层转轴带动钢丝编转动,钢丝编旋转时穿过缝隙对植株根茎进行击打拨动。本发明的分离装置可以增加油莎豆与根茎的分离效率,增加油莎豆收割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机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莎豆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油莎豆生长的环境类似于花生,形状大小类似于花生剥了外壳的花生豆,由于油莎豆在地下,植株茎叶的根茎与油莎豆连接,同时大量的根茎深入土壤内,收获时要将豆土混合物进行挖掘、输送、筛分、收集,由于收获时砂土量太大,致使所有油莎豆收获机都不能够提高收获产量。
最初油莎豆的收获主要靠人工将植株茎叶从地里采出,然后通过人工的抖动将根茎上的油莎豆与植株茎叶分离,从而获得油莎豆。近几年研究开发了一些油莎豆收获机,但收获机不能将所有的油莎豆完全与植株茎叶分离,即在植株茎叶上会剩余较多的油莎豆,需要人工分拣,增加大量收获成本以及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油莎豆分离不完全问题,提供一种油莎豆分离装置,该油莎豆分离装置具有良好的分离植株茎叶与油莎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油莎豆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包括承载层、上层分离结构和下层分离结构;所述承载层用于承载所述植株根茎携带的土壤以及油莎豆,所述承载层上设置有缝隙;所述上层分离结构位于所述承载层上方,用于拨动所述承载层上的植株茎叶;所述下层分离结构位于所述承载层中间,所述下层分离结构用于击打所述植株根茎分离油莎豆以及沙土;其中,所述下层分离结构包括下层转轴和钢丝编,所述下层转轴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钢丝编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固定在所述下层转轴上,所述下层转轴带动所述钢丝编转动,所述钢丝编旋转时穿过所述缝隙对所述植株根茎进行击打拨动,将所述植株茎叶通过所述缝隙带到所述承载层下方。
优选地,所述下层转轴的径截面为六边形;所述下层转轴六面均设置有一排所述第一螺纹孔;一面相邻所述第一螺纹孔之间的距离为8~15mm。
优选地,所述钢丝编的长度为140~160mm。
优选地,所述上层分离结构包括上层转轴和拨板,所述上层转轴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拨板通过与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上层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上层转轴径截面为六边形,所述上层转轴六面均设置有一排所述第二螺纹孔。
优选地,相邻面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错设置。
优选地,一面相邻所述螺纹孔之间的距离为35~45mm。
优选地,所述拨板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呈长方形,两个所述固定板在长边连接固定。
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板的长度为145~155mm,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夹角为150°~170°。
优选地,所述承载层包括钢丝线、两个固定轴以及两个胀结轮,两个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承载层两端,所述钢丝线沿两个所述固定轴的轴向环绕,两个所述胀结轮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固定轴下方,用于对所述钢丝线的张紧进行调节上下所述钢丝线之间设置有下层分离结构,相邻所述钢丝线形成所述缝隙,所述缝隙的宽度为7~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鄂尔多斯市稼瑞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鄂尔多斯市稼瑞农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6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猫砂盆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冷敷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