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站顶部吊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6176.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2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杨亚;周云鹏;傅武;黄伟;李文胜;王华兵;沈学军;刘毅;邓波;周会武;罗荣华;李瑞;张家驹;吴立桥;范宏宇;王明文;江勇涛;马金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33 | 分类号: | F16L3/133;F16L3/20;F16L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站 顶部 吊架 | ||
本发明涉及吊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站顶部吊架,包括均用于承载管道的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所述第一承载架有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二承载架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之间,且所述第二承载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上;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均设有可安装于顶部天花板上的安装部。本发明将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制备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两个承载架可以用来固定各类管道,从而将独立的各个吊架集成成为了一个多功能的综合吊架,解决了传统吊架带来的一些列问题;通过卡块卡入卡槽的连接形式,便于第一承载架的安装部安装在顶部天花板上;设置调整组件,可以便于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第一承载架距离顶部天花板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吊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站顶部吊架。
背景技术
传统车站在固定管道以及各类设备时,多是由装修专业设计单独的龙骨及吊杆直接固定在结构板底或者装修龙骨上,而且对于管道的固定以及各类设备的固定都是单独设计、施工,各专业基本不会有整合设计。这就会涉及到独立加工,分批次安装,成本高不说,还对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站顶部吊架,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站顶部吊架,包括均用于承载管道的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所述第一承载架有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二承载架设于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之间,且所述第二承载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上;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均设有可安装于顶部天花板上的安装部。
进一步,所述安装部包括至少一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其中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承载架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为可固定在顶部天花板上的固定端。
进一步,所述固定端具有可卡入预先设于顶部天花板上的卡槽中的卡块。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承载架与顶部天花板之间的距离的调整组件。
进一步,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用于套住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有若干供螺栓旋入的连接口,各所述连接口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设,所述连接杆具有供插入所述连接口的螺栓卡入的卡口。
进一步,所述第二承载架具有供管道穿过并搁置管道的贯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二承载架还具有两个预留孔,两个所述预留孔分设于所述贯通孔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承载架为倒梯形,倒梯形的所述第二承载架的长底的两个角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承载架和两个所述第一承载架构成一个结构单元,所述结构单元有多个,且沿管道的延伸方向依次布设,相邻的两个所述结构单元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承载架之间具有灯具安设的安装位。
进一步,所述第一承载架的形状为由直线组成的组合形状,或曲线组成的组合形状,或直线和曲线组合形成的组合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将第一承载架和第二承载架制备成一个结构单元,其中两个承载架可以用来固定各类管道,从而将独立的各个吊架集成成为了一个多功能的综合吊架,解决了传统吊架带来的一些列问题。
2、通过卡块卡入卡槽的连接形式,便于第一承载架的安装部安装在顶部天花板上。
3、设置调整组件,可以便于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第一承载架距离顶部天花板的距离。
4、承载架的形状可以根据管道的形状来设计,多种多样,使得本吊架适合于各种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站顶部吊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61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