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领域的圆管抬升运输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973.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8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花 |
主分类号: | B62B3/04 | 分类号: | B62B3/04;B62B3/02;B62B5/06;B62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领域 圆管 抬升 运输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领域的圆管抬升运输设备,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上述圆管抬升运输设备只能对单一圆管进行抬升和运输,效率较低,而且无法对口径较小的圆管进行收集运输,当运输大批量的圆管时,需要对圆管进行捆绑,人工操作复杂,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设有传送带,本发明中由于底部钢索呈U型结构,且底部钢索两处端部均设有螺纹面,两处螺纹面与套筒相匹配,当底部钢索与顶部钢索呈连接状态时,当圆管固定在底夹板和顶夹板之间后,底部钢索和顶部钢索进行对接,底部钢索的螺纹面贯穿于套筒内部,并通过锁紧螺母锁紧,从而对收集好的圆管左右两侧进行束缚捆绑,使呈捆的圆管存放和运输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机械领域的圆管抬升运输设备。
背景技术
圆管是指两端开口并具有中空同心圆断面,其长度与周边之比较大的钢材,可用于管道、热工设备、机械工业、石油地质钻探、容器、化学工业和特殊用途,圆管的规格用外形尺寸(如外径或边长)和内径及壁厚表示,其尺寸范围很广,从直径很小的毛细管到直径达数米的大圆钢管。
例如申请号:CN201810674104.9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领域的圆管抬升运输设备,包括底座和U型承载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中心位置处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双轴电机,且双轴电机的两端均传动连接有丝杆,两个所述丝杆上均套接有螺旋套,且两个所述螺旋套的顶部均通过支板与U型承载板铰接,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垂直焊接有竖板,且竖板的一侧中心位置处焊接有推手,另一侧顶部垂直焊接有顶板,本发明中,首先,通过电磁板的设置能够对圆管进行吸附固定,通过第二液压缸可将圆管提起,通过第一液压缸可将提起的圆管移动至U型承载板上,从而解决了传统人工抬起圆管的弊端,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有效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力的输出,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虽然可以解决了传统人工抬起圆管的弊端,但是上述圆管抬升运输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如:上述圆管抬升运输设备只能对单一圆管进行抬升和运输,过程耗费时间长,效率较低,而且无法对口径较小的圆管进行收集运输,当运输大批量的圆管时,需要对圆管进行捆绑,人工操作复杂,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领域的圆管抬升运输设备,以解决上述圆管抬升运输设备只能对单一圆管进行抬升和运输,过程耗费时间长,效率较低,而且无法对口径较小的圆管进行收集运输,当运输大批量的圆管时,需要对圆管进行捆绑,人工操作复杂,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机械领域的圆管抬升运输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机械领域的圆管抬升运输设备,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为梯形截面结构,且固定台上设有传送带;所述固定台顶端设有转动板,且转动板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固定台右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固定罩;所述固定台后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固定台后方设有底板;所述固定台底端四处对角位置设有万向轮,且四处万向轮通过螺钉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端设有两处固定座,且两处固定座呈左右对称方式分布;两处所述固定座顶端均设有底夹板,且底夹板上设有底部钢索;所述底板顶端设有夹紧组件,且夹紧组件设置于两处固定座之间;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丝杆和正齿轮,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螺钉与底板固定连接,且伺服电机通过两处正齿轮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底板顶端左侧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有推手;所述立柱上设有两处顶夹板,且顶夹板与底夹板相匹配;两处所述顶夹板上均设有顶部钢索。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包括导料板、电动机、锥齿轮、永磁石和传动轴,所述电动机通过螺钉与固定台固定连接,且电动机设置于固定罩内部,所述电动机通过锥齿轮与传动轴传动连接,并且传动轴与传送带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顶端固定安装有五处永磁石,且五处永磁石沿直线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花,未经孙国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故障解读方法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机械加工领域切削液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