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肝胆外科用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645.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6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耿捷;薛峰;卢文婧;张向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胆 外科 用负压 吸引 胆道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用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包括取石钳主体取石钳主体从尾端至顶端根据功能可划分为手柄部、并联部以及曲杆部,并联部的内部安装有分流件,分流件被装配用于分别与负压机管体和生理盐管体相连通,并分别将气体/液体输入曲杆部内;曲杆部的尾端设有封闭机构,并联部上活动设置有曲柄,曲柄被装配用切换分流件气体/液体的输出,并同时驱动封闭机构使曲杆部尾端开合。本发明提供的肝胆外科用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手术操作的难度得到降低,连续性增强,缩短了手术需要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医师的劳动强度,并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对胆囊组织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肝胆外科用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胆囊结石是胆道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常见症状有胆绞痛、上腹隐痛、胆囊积液等临床症状。而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静脉营养的推广,胆石症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其发病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为10%-15%,而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4.42%-8.20%,并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长期以来由于对胆囊功能并不完全了解,认为胆囊除了具有浓缩和收缩功能外,仅仅是一个胆汁储存器官,对于有临床症状、并发症的胆囊结石患者,一直将胆囊切除术视为治疗的“金标准”而备受推崇。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对胆囊功能的进一步了解,发现胆囊是人体不可缺少和代替的重要消化器官,具有浓缩、收缩和排出胆汁的作用,能够参与消化和调节缓冲胆管压力。此外,胆囊黏膜能分泌IgA抗体,对胆道和肠道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对胆囊功能重要性及胆囊切除后对人体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并发症状认知的不断提高,保留胆囊功能越来越得到认可,因此孕育而生了负压吸引取石对结石的患者行保胆取石的微创手术。
负压吸引取石的工作原理就是主要由单向负压球囊、吸引管和排水管组成,吸引管可与胆道镜并行进入胆囊,在直视下寻找并吸出结石,从胆道镜进水通道进水,保持胆囊充盈有利于胆道镜的观察。用手控制负压,操作方便,负压大小控制容易,直视下对准结石,因单向阀门的存在,使挤压球囊形成负压时不会对结石产生冲击从而造成结石移位,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释放负压吸取结石,不需反复进出胆道镜,节约时间,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使得对胆囊内细小及泥沙样结石的彻底清除变得方便易行,达到彻底清除结石的目的,结石复发进一步降低,而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水体的冲刷能力实现将结石携带走,由于液体的需要进入胆囊,注入液体进行冲洗,必然会造成胆囊膨胀,从而使的胆囊组织损伤。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肝胆外科用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旨在解决改变原负压吸引取石时,操作的复杂程度较高,以及手术过程中带给胆囊组织损伤的问题。
技术方案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肝胆外科用负压吸引胆道取石辅助装置,包括取石钳主体所述取石钳主体从尾端至顶端根据功能可划分为手柄部、并联部以及曲杆部,所述并联部的内部安装有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被装配用于分别与负压机管体和生理盐管体相连通,并分别将气体/液体输入所述曲杆部内;所述曲杆部的尾端设有封闭机构,所述并联部上活动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被装配用切换所述分流件气体/液体的输出,并同时驱动所述封闭机构使曲杆部尾端开合。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件包括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II,所述分流件上活动设有曲块,所述曲块被装配用于驱动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II内分别设置有活塞块沿管径方向移动,当所述活塞块使所述第一管体I为封闭状态时,使所述第二管体II为打开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件还包括基座板,且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II均与安装于基座板一侧的外壁上,所述基座板相对第一管体I和第二管体II一侧外壁的中心处设有芯杆,所述曲块的中心处转动连接于所述芯杆的顶端上;两个所述活塞块的一端分别安装有突伸至所述基座板外侧的连接柄,两个所述连接柄相对所述活塞块的一端对称转动连接于所述曲块的左右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6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