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水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466.7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豪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33 | 分类号: | E03D1/33;E03D1/36;E03D1/32;E03D1/34;E03D1/30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水阀装置,其中,包括文丘里射流器以及与文丘里射流器联动的浮筒机构,浮筒机构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第一浮筒以及控制文丘里射流器工作的第二浮筒,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均沿着容纳腔的轴向方向上运动,第一状态时,第一浮筒的底面与第二浮筒的底面均与容纳腔的底面贴合;第二状态时,第一浮筒上升至预设高度限制第二浮筒继续向上运动;本发明结构简单、锁定稳定、冲水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水阀装置。
背景技术
进水阀运用的范围很广,特别是在卫浴领域中,有着广泛运用。在坐便器中,即通过进水阀控制水箱内的水流,从而实现冲水效果。进水阀中,通常设置两个浮筒,一个浮筒与进水管连接,形成控制进水的效果,另一个浮筒与文丘里射流器连接,从而控制冲水效果。但是现有的浮筒是通过磁铁与磁铁或金属配合吸合,与浮筒的重力做对比,从而实现控制效果,但是由于磁铁与磁铁或金属在使用过程中,长期沉浸在水中,由于自身与水之间也存在着浮力作用,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很难控制两者的间距,间距如果控制不好,严重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而且磁铁的磁性长期浸没在水中,磁性会减弱,同样也会影响到实际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水阀装置。
本发明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水阀装置,其中,包括文丘里射流器以及与文丘里射流器联动的浮筒机构,浮筒机构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第一浮筒以及控制文丘里射流器工作的第二浮筒,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均沿着容纳腔的轴向方向上运动,第一状态时,第一浮筒的底面与第二浮筒的底面均与容纳腔的底面贴合;第二状态时,第一浮筒上升至预设高度限制第二浮筒继续向上运动。
采用此种结构设置,相对于现有的磁铁配合,实现控制效果,而本结构采用两个浮筒相互限制,稳定性更好。第一状态即初始状态,在水箱内无水时,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由于重力作用,均位于容纳腔的底面上,与容纳腔的底面贴合,此时,第二浮筒控制文丘里射流器不工作,当水箱进水时,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由于水的浮力,沿着容纳腔的轴向方向上运动,当水箱内的水到达预设高度时,即第二状态,外部停止进水,第二浮筒上移,不在遮挡文丘里射流器,此时,第一浮筒就会限制第二浮筒停止运动,从而实现了控制效果。由于此时文丘里射流器无遮挡,水箱排水,文丘里射流器工作,会产生负压,实现冲水效果,水箱内的水排出至水箱外后,第二浮筒与第一浮筒受重力下降,第二浮筒又重新遮挡文丘里射流器,实现了文丘里射流器不工作。
其中,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一端与第一浮筒联动,另一端位于第二浮筒的运动轨迹上限制其继续运动。
采用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两者之间配合更为稳定,从而实现了控制效果。
其中,限位机构包括第一转动件,第一转动件固定在容纳腔内且相对容纳腔呈转动设置,第一转动件一端与第一浮筒联动,另一端上设有锁定部,第二浮筒上设有卡勾部,第二浮筒上升至预设高度,卡勾部与锁定部配合锁定。
采用第一转动件的设置,在第一状态时,锁定部并未与卡勾部配合,只有在第二状态时,由于第一浮筒上升,使得轴向方向上的力转化为第一转动件的径向转动力,从而使得锁定部转动,此时,锁定部与卡勾部配合,实现了锁定效果。
其中,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支脚部以及第二支脚部,第一浮筒与第一支脚部联动且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第二支脚部与第二浮筒配合。
采用两个支脚部的设置,使得第一转动件转动更为稳定。
其中,第二支脚部上设有第二转动件,第二转动件相对第二支脚呈转动设置,锁定部位于第二转动件上。
采用第二转动件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配合效果,在使用过程中,第二浮筒可以顶开锁定部轴向向上运动,此时,第二转动件由于重力作用,使得锁定部与卡勾部配合,实现锁定效果。
其中,第二转动件上设有重力部,重力部位于远离第二支脚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豪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豪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