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234.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9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忠;张志伟;陈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5/02;F16J15/46 |
代理公司: | 天津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13 | 代理人: | 栾志超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穿墙 管道 预留 洞口 防渗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套管连接部、第二套管连接部、第三套管连接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套管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套管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套管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套管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所述第二套管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套管连接部构造成管状预埋套管结构,且所述预埋套管结构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套管连接部的接触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套管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套管连接部的接触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三套管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的接触面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套管的连接部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套管连接部的面积相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所述第二套管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套管连接部均包括直壁部一、过渡部和直壁部二,所述直壁部一、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直壁部三依次连接,且所述直壁部一与所述直壁部二分别与所述过渡部垂直,所述直壁部一与所述直壁部二平行设置,所述直壁部一与所述直壁部二均为圆弧状结构,且所述直壁部一的直径大于所述直壁部二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壁部一的高度大于所述直壁部二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壁部一远离与所述过渡部连接的一端设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6或7所述的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均包括连接杆一、连接杆二、锁紧件一、锁紧件二和锁紧件三,所述连接杆一的一端与所述锁紧件一连接,所述连接杆二的一端与所述锁紧件二连接,所述锁紧件一与所述锁紧件二分别与所述锁紧件三连接。
9.一种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所述第二套管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套管连接部连接在一起,构造成所述管状的预埋套管结构;
在所述预埋套管的外表面涂覆混凝土脱模剂;
将涂覆有所述混凝土脱模剂的预埋套管与穿楼板管道同心放置,进行混凝土浇筑;
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所述预埋套管,形成“企”形预留洞口;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所述穿楼板管道安装;
所述穿楼板管道安装完成后,在所述预留洞口的“企”口位置放置膨胀止水环,进行浇筑,完成封堵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楼板或穿墙管道预留洞口防渗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拆除预埋套管时,先拆除所述第三套管连接部,再拆除所述第一套管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套管连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2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