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轴表面感应淬火工艺、高铁车轴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3320.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0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开忠;胡芳忠;陈世杰;杜松林;吴林;郝震宇;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28 | 分类号: | C21D9/28;C21D1/10;C21D1/28;C21D1/30;C21D6/00;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4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任晨晨 |
地址: | 24304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速 400 公里 车轴 表面 感应 淬火 工艺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轴表面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轴表面感应淬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表面感应淬火时,淬火机床采用竖立式,车轴垂直放置;
2)加热感应器与喷水线圈沿车轴纵向进行匀速轴向移动;
3)表面感应淬火时,淬火机床带动车轴自转;
4)喷水线圈应设置多排不同角度;
5)淬火及喷水从下向上进行;
6)感应淬火设备的电流频率按下式进行选择:15000/H2f250000/H2,其中f为电流频率,单位:Hz,H为淬硬层深度,单位: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轴表面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热感应器与喷水圈沿车轴纵向进行匀速轴向移动,轮座部位淬火移动速度100-240mm/min,轴身部位淬火移动速度减缓至80-180mm/min,过渡部位淬火移动速度减缓至90-210mm/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轴表面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淬火机床带动车轴以0-60r/min自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轴表面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喷嘴与车轴下端夹角范围为90°-1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轴表面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淬火及喷水需从下向上进行,水压0.20-0.30MPa,喷水冷却后温度<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轴表面感应淬火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电流频率选择1000-3000Hz,淬硬层深度4-10mm。
7.一种高铁车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时速≥400公里高铁车轴表面感应淬火工艺进行生产,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流程:车轴坯锻造→毛坯车轴粗车→车轴齐端面加工→热处理→车轴外圆精车加工→车轴内孔镗削加工→外圆磨削→探伤→表面感应淬火→低温回火→外圆磨削;
所述热处理包括正火、淬火和高温回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火:加热至890-920℃,保温4-6h后空冷至400℃以下;
所述淬火:将正火之后的高铁车轴加热至880-910℃,保温4-6h后水冷至100℃以下;
所述回火:将淬火之后的高铁车轴加热至600-660℃,保温6-8h后空冷至10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回火是指加热至150-250℃保温2-4h后空冷至80℃以下。
10.一种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生产方法生产的高铁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铁车轴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化学成分:C 0.26%-0.29%、Si 0.25%-0.35%、Mn 0.62%-0.82%、P痕量-0.010%、S痕量-0.010%、Cr 0.95%-1.18%、Mo 0.22%-0.28%、Ni0.60%-1.40%、V 0.020-0.060%、Al 0.015%-0.040%、Cu≤0.20%,其余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33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