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芯光纤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3287.1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8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忻向军;田凤;代勇;张琦;吴曼青;刘博;胡鹏;王瑞春;姚海鹏;田清华;王光全;王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2 | 分类号: | G02B6/02;G02B6/028;G02B6/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 ||
1.一种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括内核层(1)、外核层(2)以及包层,其中,
所述外核层(2)包裹于所述内核层(1)的外侧,所述包层的最外围边界(3)包裹于所述外核层(2)的外侧;
所述内核层(1)包括内核心(11)以及柱形辅助结构(12),各个内核心(11)呈矩形排布、且两个相邻的内核心(11)为异质结构的核心,两个相邻的内核心(11)的间距小于预设间距阈值,各个内核心(11)的折射率分布为渐变型折射率分布,各个柱形辅助结构(12)位于各个相邻的内核心(11)之间,其中,所述柱形辅助结构(12)的折射率呈柱形结构、且小于所述包层的折射率,所述柱形辅助结构(12)的折射率呈柱形结构为:两个相邻的内核心(11)之间各个点的折射率进行拟合后呈柱形结构;
所述外核层(2)包括外核心(21)以及沟槽辅助结构(22),各个外核心(21)呈环形排布、且两个相邻的外核心(21)为异质结构的核心,两个相邻的外核心(21)的间距小于预设间距阈值,各个外核心(21)的折射率分布为渐变型折射率分布,各个沟槽辅助结构(22)包裹于各个外核心(21)的外侧,其中,所述沟槽辅助结构(22)的折射率呈沟槽结构、且小于所述包层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内核心(11)的折射率分布为指数渐变型折射率分布,所述各个外核心(21)的折射率分布为指数渐变型折射率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
内核心(11)或者外核心(21)的折射率分布n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nco为内核心(11)或者外核心(21)的折射率峰值,ncl为所述包层的折射率,d为相邻的内核心(11)或者相邻的外核心(21)的间距,aco为内核心(11)或者外核心(21)的半径,p为内核心(11)或者外核心(21)的折射率分布指数,x为内核心(11)或者外核心(21)内任意点与圆心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多芯光纤为九芯光纤时,所述多芯光纤的内核层中内核心数量为5、外核层中外核心数量为4,所述包层的直径Dcl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A为各个相邻的内核心(11)间的间距,OCT为外核心(21)的圆心与包层的最外围边界(3)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多芯光纤为十二芯光纤时,所述多芯光纤的内核层中内核心数量为4、外核层中外核心数量为8,所述包层的直径Dcl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A为各个相邻的内核心(11)间的间距,OCT为外核心(21)的圆心与包层的最外围边界(3)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多芯光纤为二十一芯光纤时,所述多芯光纤的内核层中内核心数量为13、外核层中外核心数量为8,所述包层的直径Dcl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A为各个相邻的内核心(11)间的间距,OCT为外核心(21)的圆心与包层的最外围边界(3)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多芯光纤为三十二芯光纤时,所述多芯光纤的内核层中内核心数量为24、外核层中外核心数量为8,所述包层的直径Dcl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A为各个相邻的内核心(11)间的间距,OCT为外核心(21)的圆心与包层的最外围边界(3)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芯光纤,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多芯光纤为三十七芯光纤时,所述多芯光纤的内核层中内核心数量为25、外核层中外核心数量为12,所述包层的直径Dcl满足以下关系式:
其中,A为各个相邻的内核心(11)间的间距,OCT为外核心(21)的圆心与包层的最外围边界(3)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32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网规划调控系统
- 下一篇:铁路柱上计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