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珩磨机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2901.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71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U·莫斯;R·雷格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迪尔生产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2 | 分类号: | B24B33/02;B24B33/10;B24B5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邓雪萌;王玮 |
地址: | 德国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 ||
1.一种用于珩磨工件中的孔的珩磨机器(100),包括:
固定至所述机器的支撑结构(120);
至少一个珩磨单元(130),其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并且具有主轴单元(150),主轴(15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主轴单元中,其中主轴(152)借助于旋转驱动器(450)可绕主轴轴线(155)旋转,并且在工具侧端部(153)处具有用于紧固可扩开的珩磨工具的装置,
用于产生主轴单元(150)的冲程运动的冲程驱动器;
用于扩开所述珩磨工具的扩开驱动器(550),其中,所述扩开驱动器联接至在主轴内部延伸的进给杆;
其中,主轴单元(150)具有主轴单元壳体(310),其具有用于容纳旋转驱动器(450)的第一壳体部分(310-1)和用于容纳扩开驱动器(550)的第二壳体部分(310-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驱动器(450)容纳在可更换的第一套筒(400)中,且所述扩开驱动器(550)容纳在第二套筒(500)中,所述第二套筒可独立于所述第一套筒(400)进行更换,其中所述第一套筒(400)可引入第一壳体部分(310-1)中,并且所述第二套筒(500)可引入第二壳体部分(310-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单元壳体(310)形成为一体式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310-1)与所述第二壳体部分(310-2)一体地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珩磨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400)和所述第二套筒(500)从其相对侧可引入到所述主轴单元壳体(310)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珩磨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310-1)的内侧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表面(312、313),其与第一套筒(400)上的至少一个对应的第一配合表面(416、417)接触,这实现第一套筒(400)在第一壳体部分(310-1)中的对准,和/或在于,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310-2)的内侧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配合表面,其与第二套筒(500)上的至少一个对应的第二配合表面接触,这实现第二套筒在第二壳体部分中的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珩磨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单元壳体(310)上形成有轴向止动表面(315、316),用于预限定所述第一套筒(400)在第一壳体部分(310-1)中和所述第二套筒(500)在第二壳体部分(310-2)中的轴向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珩磨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筒(400)的面向所述第二套筒(500)的一侧上以及在主轴单元壳体(310)的壳体部分的面向第一套筒的一侧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插头型连接的对应的连接元件(470、475、480),用于传输流体、电力和/或电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珩磨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开驱动器(550)具有扭矩马达。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珩磨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套筒(400)的套筒壳体(410)中形成有用于引导流体的流体通道(4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珩磨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是用于所述旋转驱动器的冷却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迪尔生产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卡迪尔生产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29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