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综合安全管理远程监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9918.2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8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董波;张国富;葛易;孙杰;徐邹影;张瑞;张涛;李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33;H04N5/232;G08B1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李顺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模型 智慧 工地 综合 安全管理 远程 监控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远程监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综合安全管理远程监控装置,包括底盘,所述底盘顶端沿其周向等距离固定有两个以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底盘顶端固定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端与转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向电机用于带动转盘转动,所述转盘顶端沿其周向等距离固定有两个及以上的导轨,所述导轨底部活动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顶部固定有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有齿轮;本发明通过红外线监控摄像头的设置使得工地在夜班、大雾以及其他能见度低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得到正常的监视,避免出现监控瘫痪的情况,提高了工地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远程监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综合安全管理远程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是由充足信息构成以支持新产品开发管理,并可由计算机应用程序直接解释的建筑或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即数字技术支撑的对建筑环境的生命周期管理。它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由Autodesk公司在2002年率先提出。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远程监控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910690278.9的一项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综合安全管理远程监控装置,该专利通过设有的驱动电机,能够实现对监控摄像头的监控范围的调节,便于人们根据需求进行远程监控使用,也能够实现对监控摄像头快速方便的定位安装,操作简便,便于使用,还通过设有的防护筒和缓冲弹簧,利用防护筒能够避免外部的撞击容易造成监控摄像头损坏的问题,利用缓冲弹簧形变产生的回弹力能够对监控摄像头进行较好的缓冲减震保护,保证了监控摄像头的使用寿命,但是该专利使用的监控摄像头为普通摄像头,对于夜晚以及大雾等能见度低的情况下无法对工地进行有效的检查,从而使得监控装置处于瘫痪状态,也无法对工地的实时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影响到工地的管理。
据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综合安全管理远程监控装置,通过红外线监控摄像头的设置使得工地在夜班、大雾以及其他能见度低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得到正常的监视,避免出现监控瘫痪的情况,提高了工地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智慧工地综合安全管理远程监控装置,通过红外线监控摄像头的设置使得工地在夜班、大雾以及其他能见度低的环境中仍然能够得到正常的监视,避免出现监控瘫痪的情况,提高了工地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9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