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针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9757.7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修福;赵永生;董复宗;张承韶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潍坊中润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6 | 代理人: | 田友亮 |
地址: | 26601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病理 刺针 | ||
一种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针,包括穿刺部件和握把,所述穿刺部件包括外刺管和内刺针,所述外刺管与内刺针套接,所述内刺针前端设有组织槽切口,所述握把包括内刺针握把和外刺管握把,所述外刺管握把与内刺针握把之间设有弹出装置。在手术中,内刺针与外刺管同时刺入组织中,在弹出装置的作用下,内刺针迅速的回弹将病理组织存留在组织槽中,从而达到迅速准确地取病理组织,迅速的完成病理组织取样可以很好的解决组织易遗留在穿刺出的孔道的问题,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因组织遗留问题引起的种植转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针。
背景技术
外科病理学检查是指为应对诊断和治疗的需求,从患者体内取出病理组织,对取出的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到目前为止,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取出患者病理组织,现在的的手术中采用的装置较为简单,现有装置在使用时,组织容易遗留在穿刺出的孔道里,当出现组织遗留是易出现种植转移,对病人的病情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一种骨科取病理用穿刺针,包括穿刺部件和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部件包括外刺管和内刺针,所述外刺管与内刺针套接,所述内刺针前端设有组织槽切口,所述外刺管前端设有倾斜角,所述握把包括内刺针握把和外刺管握把,所述外刺管与外刺管握把固定连接,所述内刺针与内刺针握把固定连接,所述外刺管握把与内刺针握把之间设有弹出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刺针的前端设有圆锥尖头,所述圆锥尖头后端是组织槽切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组织槽切口向圆锥尖头端开设有组织槽,所述组织槽为D型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刺管握把上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刺针握把上设有外套管,所述述外刺管握把与内刺针握把通过内套管和外套管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连接有弹出装置,所述弹出装置为内刺针提供向外的拉力。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刺管的前端与内刺针密切接触,在弹出装置作用时对所取样病理组织进行切断操作。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刺管握把下端为圆弧设计,所述外刺管握把与内刺针握把接触处为圆弧接触。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手术中,内刺针与外刺管同时刺入组织中,在弹出装置的作用下,内刺针迅速的回弹将病理组织存留在组织槽中,从而达到迅速准确地取病理组织,迅速的完成病理组织取样可以很好的解决组织易遗留在穿刺出的孔道的问题,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因组织遗留问题引起的种植转移问题,减少对病人病情的影响并有效地减少恶化的可能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详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2中的A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4是图2中的B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穿刺部件:2-握把:11-内刺针:12-外刺管:21-内刺针握把:22-外刺管握把:23-弹出装置:211-外套管:221-内套管:111-圆锥尖头:112-组织槽切口:113-组织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未经青岛市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9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多向可调节感应压力变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