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撑后挖离心桩与斜向空心桩的撑挡一体式围护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8240.6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0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石;谢晓东;刘国锋;谢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04;E02D5/16;E02D5/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撑后挖 离心 空心 撑挡一 体式 围护 体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先撑后挖离心桩结合斜向空心桩的撑挡一体式围护体系,所述围护体系由离心方桩、空心方桩、压顶圈梁组成;所述离心方桩前后排设置;所述空心方桩以10~25°斜向基坑方向插入土体;所述空心方桩与压顶圈梁及连梁相连。本发明的优点是:离心方桩、空心方桩均为标准构件,质量保证;现场施工机械压入土体,施工方便;工厂化生产、造价优势;不产生泥浆等污染,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领域相关,具体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一种先撑后挖离心桩结合斜向空心桩的撑挡一体式围护体系。
背景技术
国家发展日益繁荣,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日趋广泛。地下围护形式随之发展,围护形式主要分为自稳式、支撑式和拉锚式:自稳式有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排桩等悬臂以及双排门式等;支撑式主要为排桩等结合水平向钢砼支撑;拉锚式主要为排桩等结合拉锚的支撑形式。各种形式有各自的优缺点:自稳式施工简单、适应性强,且不占用基坑内施工操作空间,同时有良好的经济性,但往往用于一般浅基坑的围护;支撑式用于环境要求高或开挖深度较深的围护,安全性高,但往往施工工期一年以上,在基坑内形成支撑,限制了一定的施工操作空间,且经济性一般,后期存在拆除遗留物污染的问题;锚拉式与支撑式类似,但对施工空间无影响,且可以灵活针对局部变形位置加强协调,但相较支撑式整体安全性略低,常规可以使用时有较好的经济性,往往因为施工用地红线限制无法使用;撑挡一体式兼具自稳式的施工便利性和适应性,同时不占用基坑内施工操作空间,与支撑式具有相似的安全性,且不存在后期拆除造成二次砼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先撑后挖离心桩结合斜向空心桩的撑挡一体式围护体系,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它兼顾自稳式围护的优势,施工简单,施工后不影响基坑内施工空间,同时兼顾支撑式的安全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式实现的:
一种先撑后挖离心桩结合斜向空心桩的撑挡一体式围护体系,所述围护体系由离心方桩、空心方桩、压顶圈梁组成;所述离心方桩前后排设置;所述空心方桩以10~25°斜向基坑方向插入土体;所述空心方桩与压顶圈梁及连梁相连。
所述离心方桩前后排桩间隔3~5米。
所述离心方桩前排桩间隔5~8m设置一根短桩。
所述离心方桩后排桩连续设置或间隔设置。
所述离心方桩前后压顶圈梁之间在空心方桩位置设置连梁。
所述空心方桩顶端与连梁相连。
所述空心方桩由前排短桩底伸入基坑内,空心方桩不暴露出开挖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围护体系通过前排桩支护,前、后排桩结合斜向空心桩共同支撑的形式,有效控制深基坑围护的变形,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性;
2、支撑和围护可协调同时施工,浇筑压顶圈梁和连梁后即形成撑挡一体式围护,节约施工工期一个月以上。
3、斜向空心桩通过前排短桩下端伸入基坑开挖面以下,保证基坑内施工面最大化,不影响结构施工;
4、与钻孔灌注桩+支撑的围护形式相比,造价节约10%~20%。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先撑后挖离心桩结合斜向空心桩的撑挡一体式围护体系剖面示意图
1离心方桩长桩、2离心方桩短桩、3空心方桩、4连梁、5压顶圈梁
图2一种先撑后挖离心桩结合斜向空心桩的撑挡一体式围护体系平面示意图(一)(后排桩间隔布置)
图3一种先撑后挖离心桩结合斜向空心桩的撑挡一体式围护体系平面示意图(二)(后排桩连续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城地香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8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