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声学振动(DAS)的井筒流体流速和流态监测模拟实验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6690.1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涛;向雨行;罗红文;颜欣藜;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7/00;E21B47/14 |
代理公司: | 四川北新律师事务所 51366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光纤 声学 振动 das 井筒 流体 流速 监测 模拟 实验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声学振动DAS的井筒流体流速和流态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1)调整四杆调节机构将管柱设定至需要的角度a,将管柱和管柱围托通过环形减振绑带固定牢固;
(2)将供气模块和供液模块按照模拟进气、进液需求连接至外套管柱封压嘴上,打开恒温水箱预加热至温度b,检测好各个设备的连接状态,开始实验;
(3)打开DAS激光光源和高速摄像头,观察振动信号采集处理器,未通入流体时的DAS数据收集作为环境噪音干扰数据,记录并且保存;
(4)启动空气压缩机和气体增压泵将气体储存至高压气体储集罐内,设置调压阀和流量控制器使流量为q,使气体稳定进入外套管柱后保持一段时间,记录好稳定后的进气流量,保存仅进气的DAS数据;
(5)设定供液恒流泵流量Q,通过分流器使水分别由不同位置注入进管柱内,随着管柱的延展气水在管内混合扰动逐渐变为稳定流动,保持相对稳定后记录进液流量、温度、高速摄像头和混合流体DAS数据;
(6)通过调节流量控制器和恒流泵改变进气流量和进液流量,管内流体流型随之改变,重复(4)-(5);
(7)调整恒温水箱的温度,重复步骤(2)-(6);
(8)改变管柱角度重复(1)-(7)步骤;
(9)整理数据,通过对高速摄像头的观察选取模拟管柱中某段稳定的流态,选取模拟管柱长度为模拟管柱直径的0.5至2倍,并对应光纤上的启始点位和结束点位记录长度l,根据流体凝固假设,过滤环境噪音后进行流动噪声峰值搜索,计算两个点位到达峰值的时间即可推导出对应流体流速,结合温度、管柱角度、进气进液量的变化,从而记录流体在各种流型下的流速和振动情况找到其中变化规律;
所述基于分布式光纤声学振动DAS的井筒流体流速和流态监测模拟实验装置包括供液模块、供气模块、DAS系统模块、角度调节稳定模块、模拟管柱和液体循环模块:
供液模块:包括单流阀、恒温水箱(22)、恒流泵(23)、缓冲分流器(24)和液体流量计(25),目的是稳定地提供固定流量的恒温液体,供液模块通过管线与模拟管柱相连;
供气模块:包括空气压缩机(1)、普通阀(2)、气体增压泵(3)、高压气体储集罐(4)、调压阀(5)、流量控制器(6)、单向阀(7)、注气短节(8)和气体流量计(9),目的是为模拟管柱提供稳定流量的气体,供气模块通过管线与模拟管柱相连;
DAS系统模块:由激光光源(18)、振动传感光纤(17)、振动信号采集处理器(19)和高速摄像头(20)构成,目的是同步采集图像和振动信号,利用光时域原理和背向瑞利散射原理进行流体振动信号的测量,DAS系统模块通过振动传感光纤与模拟管柱相连;
角度调节稳定模块:包括水平支撑底座(15)、四杆调节机构(14)、固定式量角器(13)和管柱围托(12),目的是调节模拟管柱的倾斜角度,减小模拟管柱的振动,角度调节稳定模块通过环形减振绑带与模拟管柱相连;
模拟管柱:包括外套管柱(10)、内接管柱(11),管柱的长度由实际需要模拟的井筒进行相应的比例调整,模拟管柱通过管线与液体循环处理模块相连;
液体循环处理模块:由储液箱(21)构成,便于将液体进行分离、过滤和添加,液体循环处理模块通过管线与供液模块相连;
所述的DAS系统中振动传感光纤采用对振动变化更为敏感的单模光纤,按照现场安装工艺将光纤紧贴安装至模拟管柱中内接管柱(11)内壁;其中高速摄像头(20)是为了直接观察某一时刻井筒流动状态,与DAS数据相对应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声学振动DAS的井筒流体流速和流态监测模拟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模块中液体由恒温水箱(22)加热至设定温度后通过进泵管线进入恒流泵(23),再由出泵管线连接以恒定流量进入缓冲分流器(24),最后缓冲分流器(24)将液体分配并由多个分流器出口连接至模拟外套管柱上;其中,出泵管线和分流器出口由橡胶软管构成用以减少恒流泵产生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66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