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标签光缆及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6427.2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周青宝;刘显华;韩庆涛;刘赫;冷美瞳;吴书立;文继超;罗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G06K17/00;G07C1/20;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娇娇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标签 光缆 管理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标签光缆及电子标签光缆管理系统,本申请中智能终端作为巡检管理电子标签光缆的中转设备,在电子标签光缆巡查过程中可用来轻松识读电子标签光缆的属性,判断其合法性,满足移动巡检需求。本申请通过手持智能终端采集电子标签光缆信息后,通过北斗卫星传输到后台管理系统,电子标签光缆的信息在后台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进行统一管理,与现有技术中的光缆巡检方式相比,提升了光缆识别和故障处置效率,实现了沟道光缆的信息化、直观化以及可视化运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标签光缆及电子标签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通信系统光缆运维工作中,一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各类光缆在通信管道内擅自铺设,造成管道拥塞、交错混杂;另一方面,传统的光缆识别物很容易丢失、被破坏或被仿制,从而造成光缆排查效率低,维护管理缺乏手段。
因此,如何提升通信系统光缆识别和故障处置效率,实现沟道光缆的信息化、直观化以及可视化运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标签光缆及电子标签管理系统,其目的在于,提升通信系统光缆识别和故障处置效率,实现沟道光缆的信息化、直观化以及可视化运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标签光缆,包括:着色光纤、纤膏、松套管、中心加强件、填充绳、阻水材料、阻水带以及护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阻水带内侧的电子标签嵌体,并在所述电子标签嵌体内设置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内部固化所述电子标签光缆的光缆信息,所述电子标签内置RFID电子芯片,且所述电子标签设置为自毁天线结构。
优选的,所述电子标签的颜色以及外部标识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
优选的,所述电子标签光缆的光缆信息包括:所述电子标签光缆的编号、状态、地理位置以及故障情况。
优选的,所述中心加强件为金属加强件。
优选的,所述电子标签可直接镶嵌在所述着色光纤的内部。
一种电子标签光缆管理系统,包括:核心处理层、交互层、通信层、应用层,其中:
所述应用层包括:上述所述的电子标签光缆和智能终端,用于实现所述电子标签电缆中电子标签的绑定及巡检时的数据采集,实时采集前端巡检线路数据,并及时完成与后台通信和数据交互,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实现移动巡检,并实现电子标签信息识读,通过所述通信层接收或发送指令;
所述通信层和所述交互层用于实现卫星通信链路的连接以及系统交互,同时对交互数据进行转换和过滤,接入外部系统或外部批量数据;
所述核心处理层根伟应用处理层和数据层,数据层是系统的基础,向应用处理层提供统一、规范的原始数据,实现业务数据共享,应用处理层则向终端应用层提供应用处理服务。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设计为适合在沟道管井下、雨雪高温天气、潮湿等户外恶劣条件使用,能实现RFID读写应用及与后台的即时交互。
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处理器、射频模块、读写模块、存储器模块、摄像头模块、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模块以及激光条码模块,具备各种外围通讯接口。
优选的,为所述电子标签管理系统设置安全管理机制。
优选的,所述安全管理机制包括:
从所述电子标签的生产到投入使用前,利用加密机进行2次加密处理;
由标签安全管理系统在加密机内设置主密钥,放置在加密机SAM卡的硬件安全区域;
使用加密机内主密钥通过加密算法生成工作密钥,存放在标签加密机内安全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亨通斯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6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