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压先导式溢流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4254.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6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韩智源;赵德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智源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F16K1/38;F16K1/32;F16K1/36;F16K31/60;F16K17/04;F16K47/02;F16K27/02;B08B1/00;B08B1/02;B01D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压 先导 溢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压先导式溢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阀盖,所述阀盖的一端贯穿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轮,所述阀盖与调节螺杆的连接位置固定安装有螺杆保护装置,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贯穿阀盖并固定安装有调压弹簧,所述调压弹簧一端固定安装有锥阀,所述阀盖内部靠近锥阀的位置设置有锥阀座,所述阀体的内部上端位置靠近阀盖的位置设置有主阀弹簧。本发明能够通过设置螺杆保护装置,在调节螺杆冻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热板对调节螺杆与连接螺纹连接处进行加热,融化冰层,防止在需要利用手轮进行调节时,容易损伤调节螺杆与内部的连接螺纹,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压先导式溢流阀。
背景技术
溢流阀分为直动式溢流阀和先导式溢流阀,直动式溢流阀直接靠液压力与弹簧力比较而实现阀口启闭,当流体压力较高时,要求弹簧刚度也较大,但当弹簧刚度较大或弹簧较粗以后,其控制性能变差,因此直动式溢流阀一般仅用于流量较小的低压系统中,先导式溢流阀由主阀和先导阀组成,当液压力大于先导阀调压弹簧力时,阀口开启形成溢流回路,由于主阀芯上的阻尼孔作用产生压力降,从而使主阀芯上、下腔产生压力差,在这个压力差作用下主阀芯克服主阀弹簧力开启,实现溢流,先导式溢流阀能实现用较小刚度的弹簧来控制较大流量的高压系统,且其控制性能也优于直动式溢流阀,因此在流体传动控制领域被广泛使用。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技术中的溢流阀使用在北方冬天寒冷的室外环境中时,手轮和调节螺杆会因雨雪天气造成冻结,在需要利用手轮进行调节时,容易损伤调节螺杆与内部的连接螺纹,造成设备损坏,同时,在调节螺杆与阀门连接位置未设置保护装置,而在调节时其外部的螺纹杆会进入阀内,由于使用时外部的螺纹杆暴露在空气中,上面会沾染灰尘,当调节时其外部的螺纹杆进入阀内时,会造成其阀内的液压油污染,容易造成阻尼孔堵塞产生不规则的压力变化,无法较好的进行压力调节,影响溢流阀的正常使用;2、液压系统工作工过程中,各零件磨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混合在液压油中,液压油在通过阻尼孔时,阻尼孔过大,污染物通过阻尼孔进入主阀芯的驱动腔造成主阀芯卡滞,或进入导阀组件阀座,造成导阀芯关不死,主阀芯阻尼孔过小,易被堵塞,所以在现有的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中,溢流阀失效故障率占总故障率的50%以上,一味地追求液压油液的清洁度和减少加工的毛刺,无疑大大地提高了系统成本。
为此,提出一种稳压先导式溢流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压先导式溢流阀,能够通过设置螺杆保护装置,在调节螺杆冻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热板对调节螺杆与连接螺纹连接处进行加热,融化冰层,防止在需要利用手轮进行调节时,容易损伤调节螺杆与内部的连接螺纹,造成设备损坏的问题,同时,螺杆保护装置内部还设置有清洁机构,利用连接弹簧挤压毛刷,调节螺杆在螺旋前进时,可以利用毛刷对调节螺杆表面的灰尘及其他杂质颗粒进行清洁,避免造成阀内的液压油污染,引起阻尼孔堵塞产生不规则的压力变化,无法较好的进行压力调节,影响溢流阀的正常使用的问题,通过设置过滤装置,液压油在进入阻尼孔时,先通过过滤网对较大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防止其堵塞阻尼孔,液压油在通过过滤层后,会在缓冲腔内利用导流罩进行转向,进而使得液压油中较小的杂质颗粒可以在杂质储存槽内进行沉积,在保证阻尼孔最佳孔径的同时,还能减小因杂质引起的溢流阀失效故障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智源,未经韩智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4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