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4175.X | 申请日: | 2020-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2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任祥军;王新琨;张灿明;张永生;梁国治;朱建;李建;李卫龙;张奋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芜湖众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8 | 代理人: | 曹宏筠 |
地址: | 235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工作面 采空区 支承 压力 划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根据采空区矿压、漏风风速和临界氧浓度进行划分,其中,采空区矿压包括应力增高区a、应力降低区b和应力不变区,“三带”分别为自燃带、散热带和窒息带,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空区漏风风速、采空区氧浓度分布、采空区遗煤温升速度对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量化“三带”的宽度尺寸,确定采空区回采工作面作业的安全区域,保证煤炭开采的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回采巷道由于工作面上、下顺槽在掘进时,巷道周围原岩应力场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在巷道周围形成塑性破坏区,工作面推进向一侧采空区应力叠加,受工作面回采的影响,在采空区四周形成支承压力带,支承压力带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变化,支承压力带变化如果不可控,有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承压力带压力变化可控,保证回采工作面生产安全的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根据采空区矿压、漏风风速和临界氧浓度进行划分,其中,采空区矿压包括应力增高区a、应力降低区b和应力不变区,“三带”分别为自燃带、散热带和窒息带。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应力增高区a、应力降低区b和应力不变区分别对应的“三带”为自燃带,宽度为20~60m,散热带,宽度为5~20m,窒息带,宽度为20~40m。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采空区漏风风速0.1~0.24m/min为自燃带,宽度为20~60m,漏风风速≥0.24m/min为窒息带,宽度为20~40m;漏风风速≤0.1m/min为散热带,宽度为5~20m。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采空区临界氧浓度10%~18%为自燃带,宽度为20~60m,临界氧浓度≤10%为窒息带,宽度为20~40m,临界氧浓度≥18%为散热带,宽度为5~20m。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应力增高区a的峰值到煤壁为极限平衡区,向煤体内则为弹性区。
采空区回采工作面掘进向的前方形成超前支承压力,随着工作面推进而向前移动,称为移动支承压力或临时支承压力;工作面沿倾斜和仰斜方向及开切眼一侧煤体上形成的支承压力,工作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开采后,支承压力相对稳定,该压力称为固定支承压力或残余支承压力;回采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采空区上覆岩层活动将趋于稳定,采空区内某些地带冒落矸石被逐渐压实,使上部未冒落岩层在不同程度上重新得到支撑。因此,在距工作面一定距离的采空区内,也可能出现较小的支承压力,称为采空区支承压力,由地质变化带来的相对安全区域开采,保证采煤工作的安全,根据这些压力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煤炭开采的安全生产。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空区漏风风速、采空区氧浓度分布、采空区遗煤温升速度对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量化“三带”的宽度尺寸,确定采空区回采工作面作业的安全区域,保证煤炭开采的安全生产。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三带”划分方法的回采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一种煤矿井下工作面采空区支承压力区示意图。
图中标记:1、煤柱;2、侧支承区;3、采空区;4、前支承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未经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4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