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钢辅料检测样的制样方法及炼钢辅料成分分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2031.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何荣福;黄波;肖命冬;叶鹏;李世晶;孙福猛;章玉成;余雷;姚勇;黎佐洋;许广新;梁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8;B02C21/00;B02C2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赵亚楠 |
地址: | 5121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钢 辅料 检测 方法 成分 分析 | ||
本申请涉及检测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炼钢辅料检测样的制样方法及炼钢辅料成分分析的方法。包括:将试样破碎至粒径5mm以下;第一次研磨,然后第一次筛分;第二次研磨第一筛上物,然后第二次筛分;合并第一筛下物和第二筛下物得到样一;第二筛上物为样二。对含铝的试样进行两次研磨和两次筛分,在充分破碎的情况下,避免试样中含铝类物质尤其是铝金属物质软化与小颗粒团结成块,有利于试样有效分离。与仅使用一次研磨的情况相比,一次研磨会导致研磨时间长、含铝物质软化与SiO2等渣性成分团结成块不能充分分离、一次研磨不能得到较多的小颗粒物质,样品粒度大、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本申请检测的结果与实际值更接近,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分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炼钢辅料检测样的制样方法及炼钢辅料成分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炉外精炼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铝渣球作为脱氧辅料,铝渣球中金属铝含量具有可调节性,可与氧化钙等钢水脱硫元素相比配,在钢包精炼工艺中对钢水更好起到脱氧、脱硫、去除钢中夹杂目的;铝渣球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冶炼过程中生成的铝渣和其他一些熔剂和粘合剂物理混合压制形成;因此,准确测量铝渣球中成分含量对生产过程中铝渣球的用量显得至关重要。
现传统的制样方法在磨样研磨过程中,磨样时间过长会导致铝渣球中的铝渣、铝屑等铝类物质结团,而无法破碎至160目以下,导致整批试样的化验结果铝元素未能真实反馈,检测结果失真。
但是该分析方法的分析结果不能比较准确地反应铝渣球的含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钢辅料检测样的制样方法及炼钢辅料成分分析的方法,其旨在比较准确地反应炼钢辅料中的成分。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炼钢辅料检测样的制样方法,炼钢辅料中含有铝;制样方法包括:
将试样破碎至粒径5mm以下;
第一次研磨,然后第一次筛分得到第一筛上物和第一筛下物;
第二次研磨所述第一筛上物,然后第二次筛分得到第二筛上物和第二筛下物;
合并所述第一筛下物和所述第二筛下物得到样一;
所述第二筛上物为样二。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筛分与所述第二次筛分均采用160目的料筛。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炼钢辅料为研磨易结团的含铝炼钢辅料,可选地,所述炼钢辅料为铝渣球。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研磨和所述第二次研磨均采用相同的研磨手段;
且所述第一次研磨的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次研磨的时间。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研磨机进行所述第一次研磨,研磨的时间小于60s;采用研磨机进行所述第二次研磨,研磨的时间小于40s。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研磨机进行所述第一次研磨,研磨的时间为40s-45s。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研磨机进行所述第二次研磨,研磨的时间为25s-30s。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将试样破碎至粒径5mm以下之后,所述第一次研磨之前还包括:
对破碎后的试样缩分刮取,缩分样品质量为450-550g,刮取的量为95-105g。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炼钢辅料成分分析的方法,包括:
将试样破碎至粒径5mm以下;
第一次研磨,然后第一次筛分得到第一筛上物和第一筛下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2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热成像超分辨率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乳液灌装用乳液缓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