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熨烫功能的纺织品烘干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1372.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倪中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6B13/00 | 分类号: | F26B13/00;F26B13/28;F26B13/10;F26B21/00;F26B25/00;F26B7/00;D06C1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朱守鑫 |
地址: | 23001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熨烫 功能 纺织品 烘干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熨烫功能的纺织品烘干装置及使用方法,该纺织品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烘干箱内腔被第一、第二隔板分隔为沥水室、预烘室和熨烫室,沥水室位于其内两个支撑辊之间转动支撑有上压辊,沥水室通过调节架组件转动支撑有下压辊,预烘室转动支撑有导向辊,预烘室的顶壁固定有风刀;熨烫室的前部对称设有预处理辊,预处理辊抵接有清理筒组件,熨烫室的后部对称设有熨烫组件。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纺织品在牵引作用下能够依次位移至沥水室中进行沥水,位移至预烘室进行预风干,位移至熨烫室的预处理辊处进行除杂和压平,再位移至熨烫室的熨烫组件处进行熨烫,在烘干过程汇总实现熨烫,简化后续的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熨烫功能的纺织品烘干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在生产、加工、摆放的过程中,来回搬运移动,进行加工等,需要对布料经热加工后会产生一定的收缩提前对布料进行处理,顺便通过熨烫装置对布料上面产生的褶皱进行熨平,保证后续衣物剪裁的质量,这些褶皱如果不能去除,会影响纺织品的色彩、光滑度,从而降低纺织品的质量,影响其后续的销售。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进行对纺织品进行熨烫,劳动强度大,而且熨烫装置的高温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受伤,不利于批量生产,机械化的熨烫无法保证纺织品的平整度。
为此,公开号为CN209128773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纺织品自动熨烫滚筒装置,包括框架、毛刷辊组、熨烫滚筒组和皮带,框架的内部前端安装有第一导辊,第一导辊的后端设置有第二导辊,第二导辊的后部设置有毛刷辊组,毛刷辊组的后部设置有熨烫滚筒组,熨烫滚筒组的后部设置有收卷辊,收卷辊的两端与卡接在框架后端的固定架上,收卷辊的一侧安装有从动轮,框架的底部安装有收卷电机,收卷电机的转轴端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熨烫滚筒组包括上熨烫滚筒和下熨烫滚筒,框架的底部设置有电箱。
但是这种纺织品自动熨烫滚筒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其熨烫滚筒组与纺织品的接触面积较少,为了保障熨烫效果,只能增加接触时间,即降低纺织品的运行速度,这使得整体的熨烫烘干效率较为低下;二是不同的纺织品其对熨烫的温度要求不同,该熨烫滚筒装置不便于实现温度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含熨烫功能的纺织品烘干装置及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熨烫功能的纺织品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整体呈长方体状结构,其内腔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隔为沥水室、预烘室和熨烫室,所述烘干箱的前后端板以及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穿孔,所述沥水室、预烘室的底部相连通,且底部放置有斜块,所述沥水室、预烘室和熨烫室各自内部靠近穿孔处固定有支撑辊,所述沥水室位于其内两个支撑辊之间转动支撑有上压辊,所述沥水室通过调节架组件转动支撑有下压辊,所述预烘室位于其内两个支撑辊之间转动支撑有导向辊,所述上压辊、导向辊均位于支撑辊的下方,所述预烘室的顶壁固定有风刀;所述熨烫室的前部对称设有预处理辊,所述预处理辊远离纺织品的一侧抵接有清理筒组件,所述熨烫室的后部对称设有熨烫组件;所述熨烫组件包括支撑套管、环形传热带、加热管和通孔,所述支撑套管至少有两根,所述支撑套管的外侧共同套设有环形传热带,所述烘干箱的侧板开设有能够为支撑套管提供转动支撑的安装定位孔,所述支撑套管的内部固定有加热管,所述支撑套管的管体均匀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含熨烫功能的纺织品烘干装置中,所述调节架组件包括调节架板、耳座、螺杆、支撑块和螺母,所述调节架板的一端铰接有耳座,所述耳座固定在第一隔板上,所述调节架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两侧对称设有套环,所述调节架板的另一端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中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通过支撑块与烘干箱的前侧端板固定,所述螺杆位于调节架板的两侧各自螺接有一个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