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外科用术后拍背护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1007.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滨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G7/057;A61G7/07;A61G7/075;A61H23/00;A61H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崇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术后 护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用术后拍背护理装置,属于医疗辅助器械领域,解决了现有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翻身拍背工作难度高以及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躺板和拍打机构,拍打机构包括安装框和滑动板,安装框固定在躺板下方,安装框的下方开设有两条滑动槽,滑动槽内转动设置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端部固定有链轮,两个链轮上设置有链条,安装框的端部固定有往复电机,往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其中一个往复丝杆,滑动板的两端均与往复丝杆螺接,滑动板上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端部固定有拍打盒,躺板的一侧铰接有固定板,躺板的端部铰接有弯折机构。本发明降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翻身拍背的工作难度以及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神经外科用术后拍背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对于意识障碍或瘫痪的病人,需要医护人员协助不能自行移动的患者更换卧位,减轻局部组织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进行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坠积性肺炎等。
每次翻身拍背需要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背部进行叩击5-15分钟,同时需要及时查看病人的身体状况,因此,极大的增加了与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劳动强度,目前,依旧缺少辅助医护人员对病人翻身拍背的器械,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外科用术后拍背护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神经外科用术后拍背护理装置,该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翻身拍背的工作难度以及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神经外科用术后拍背护理装置,包括躺板和拍打机构,所述躺板上开设有拍打槽孔,拍打机构包括安装框和滑动板,安装框固定在躺板的下方,安装框的下方开设有两条滑动槽,滑动槽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端部贯穿伸出安装框,往复丝杆的端部固定有链轮,两个链轮上设置有链条,安装框的端部固定有往复电机,往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其中一个往复丝杆,滑动板呈U字型,滑动板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滑动槽的内部,且滑动板的两端均与往复丝杆螺接,滑动板的上方固定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端部固定有拍打盒,拍打盒位于拍打槽孔的内部,躺板的一侧铰接有固定板,躺板的端部铰接有弯折机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病人需要进行背部拍打的时候,使用躺板对患者的肩部进行固定,使用弯折机构对患者的腿部进行固定,翻转躺板到合适的角度,之后对躺板和固定板进行固定,弯折机构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弯折,从而使病人腿部呈屈膝状,之后往复电机带动往复丝杆进行转动,往复丝杆带动链轮进行转动,通过两个链轮和链条配合,从而使两个往复丝杆进行同步转动,往复丝杆带动滑动板在滑动槽的内部往复滑动,滑动板带动第一电动推杆移动,第一电动推杆带动拍打盒对病人背部进行拍打,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所述躺板的另一侧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呈J字型,躺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锁紧螺杆,第一锁紧螺杆的端部伸入调节槽,且第一锁紧螺杆的端部抵触在升降板上。
采用以上结构,拉动调节板,之后调节到与病人肩部贴合,之后转动第一锁紧螺杆,第一锁紧螺杆对调节板锁紧,从而对病人肩部进行固定。
所述固定板与躺板之间设置有锁定连杆,固定板的下方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块,固定板的下方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若干第二锁紧螺杆,第二锁紧螺杆上螺接有夹紧板,第二锁紧螺杆的端部固定有手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滨,未经王海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1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