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网络应用场景的锁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0935.X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2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肖本强;吴俊强;刘德波;郭攀;肖德勇;李铮;罗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联众芯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H04B3/4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东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宽带 电力线 载波 网络 应用 场景 锁定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网络应用场景的锁定系统,包括存在串扰的用采网络、低压配电网络、智能家居网络、用采网络终端设备。用采网络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用采网络、低压配电网络、智能家居网络下发的报文;用采网络终端设备内部设有锁网报文处理程序;用采网络终端设备接入运维抄控器;运维抄控器能监听用采网络终端设备,运维抄控器发送的报文用采网络终端设备接收。运维抄控器设置拒绝入网列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串扰网络或多网络共存时,通过使用抄控器发送扩展SACK帧使入错网络的STA快速加入指定网络,实现锁网的方法,使用运维抄控器能够快速定位到指定STA,能有效解决指定STA选网入网,使其加入指定网络并锁定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载波通信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网络应用场景的锁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电力线载波(HPLC)在电力营配专业的大量应用,由于在营配领域对于名单管理的不同,导致HPLC大量入错网而引起的数据抄读失败。目前的解决办法是,在STA中添加认证机制。但是这种机制只能解决入正确的网后,后续掉线离网再入网的问题,但是无法一开始就入错误而中间不离线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解决现场出现营配入网混乱的方法。
如图2显示存在串扰的用采网络、低压配电网络和基于HPLC的智能家居网络示意图。三个网络中的每个CCO可能可以接收到另外网络的报文,也可能接收不到另外网络的报文,而STA可以接收到三个网络CCO下发的报文。图2中的SNID即网络标识,用于区分各个宽带载波通信网络,网络标识是独立唯一的。图2中假设STA是用采网络终端设备,则正常情况下该STA应该加入到用采网络中,但由于配电网络和智能家居网络没有启动白名单设置或者没有白名单设置,并且STA检测到配电网络的信道质量要好于其他两个网络,则STA便会直接向配电网络发送关联请求而加入配电网络系统,这就导致了用采网络始终接收不到STA的入网请求,而无法与STA进行数据交互。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网络应用场景的锁定系统,串扰网络或多网络共存时,通过使用抄控器发送扩展SACK帧使入错网络的STA快速加入指定网络,实现锁网的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宽带电力线载波网络应用场景的锁定系统,包括存在串扰的用采网络、低压配电网络、智能家居网络、用采网络终端设备,其中,用采网络终端设备可以接收到用采网络、低压配电网络、智能家居网络下发的报文;用采网络终端设备内部设有锁网报文处理程序;用采网络终端设备接入运维抄控器;运维抄控器设置拒绝入网列表;运维抄控器能监听用采网络终端设备,运维抄控器发送的报文用采网络终端设备接收,运维抄控器给用采网络终端设备发送锁网报文,用采网络终端设备接收到锁网报文;锁网报文通过扩展SACK帧实现,SACK帧中携带有拒绝网络的网络标识值和运维抄控器的MAC地址;运维抄控器内部设有用采网络终端设备的监听程序
作为优选方案,用采网络、低压配电网络、智能家居网络设置有网络标识,每个网络标识是独立唯一的。
作为优选方案,锁网报文中指定用采网络、低压配电网络、智能家居网络的网络加入到拒绝入网列表中。
用采网络终端设备的锁网报文处理程序,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1: 用采网络终端设备判断接收的扩展SACK帧的MAC是否与自己的MAC地址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则结束,如果匹配,则进入下一步骤;
S12:将扩展SACK帧中指定的SNID网络加入到拒绝网络列表并存储,然后把STA进行软复位;
S13:用采网络终端设备重启进入正常的扫频入网流程。
运维抄控器的用采网络终端设备的监听程序,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21: 运维抄控器在固定频段上监控报文,监听发现列表报文,把监控到的MAC地址和SNID上报给上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联众芯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联众芯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09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