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液相胶料吸取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10900.6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0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23/10 | 分类号: | F04B23/10;F04B23/14;F04B15/02;F04B53/22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拆卸 清洗 胶料 吸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液相胶料吸取泵,涉及输送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液压装置、涡轮增压装置、连通管组和安装底盘。本发明通过在吸取泵中设置液压装置和涡轮增压装置,并将二者相互配合,使得吸取泵泵送压力不足时,利用涡轮增压装置辅助增压,升高压力,提高泵送效率;在液压装置中设置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联动结构增强输送功率;通过设置第一螺帽、第二螺帽、第三螺帽和第四螺帽,便于整体装置的拆卸和更换,同时有助于吸取泵内各组件的充分清洁;通过在涡轮增压装置中设置安装板和增压盒,并在安装板和增压盒中分别设置安装轴和安装旋管,使增压盒与安装板之间形成折叠结构,便于涡轮增压装置的安装与拆卸,有助于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料输送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液相胶料吸取泵。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液相胶料的输送方式,往往采用泵送;而在泵送胶料过程中,常常因为胶料物料的物理特性,导致输送泵内部难以清洗,长此以往,胶料附着,使得泵送效率降低;同时,由于胶料物料较为粘稠,在输送过程中常会出现压力不足导致难以输送的情况;因此,我们设计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液相胶料吸取泵,利用液压泵送再辅助以涡轮增压两种动力源相结合的泵送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液相胶料吸取泵,解决现有的输送泵不便清洗、不便安装更换和泵送压力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液相胶料吸取泵,包括液压装置、涡轮增压装置、连通管组和安装底盘,安装底盘一表面与液压装置和涡轮增压装置焊接;连通管组表面与液压装置和涡轮增压装置连接;
液压装置包括液压机、液压泵盒和泵送装置;液压泵盒为中空盒体结构;液压泵盒一表面与液压机焊接;液压泵盒另一表面安装有装卸门;装卸门与液压泵盒之间折叠配合;装卸门一表面焊接有门把;装卸门与液压泵盒之间折叠配合;
液压泵盒内表面焊接有抽料管;抽料管连通至液压泵盒外部;液压泵盒内表面与泵送装置焊接;泵送装置包括液压气缸组、连接管和送料管;抽料管、连接管和送料管之间相互连通;送料管连通至液压泵盒外部。
优选地,液压气缸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与连接管连接;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位置相适应,且均与连接管连通。
优选地,第一气缸内表面安装有第一压杆;第一压杆与第一气缸滑动配合;第二气缸内表面安装有第二压杆;第二压杆与第二气缸滑动配合;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表面均焊接有连轴;两连轴的形状和位置均相适应;两连轴表面均连接有联动杆;联动杆一表面开设有联动滑槽。
优选地,连通管组包括进料管和出料管;进料管周侧面安装有第一螺帽;进料管与抽料管之间通过第一螺帽栓接固定;进料管一表面胶接有物料管和清洗管;物料管与清洗管均与进料管连通;物料管与清洗管之间安装有分流阀。
优选地,出料管周侧面胶接有第一输送管、辅助空压瓶和第二输送管;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辅助空压瓶均与出料管连通;第一输送管周侧面安装有第二螺帽;第一输送管与送料管之间通过第二螺帽栓接。
优选地,第二输送管与出料管之间安装有截流阀;第二输送管周侧面安装有第三螺帽;辅助空压瓶表面胶接有第三输送管;第三输送管与辅助空压瓶相互连通;第三输送管周侧面安装有截止阀和第四螺帽;截止阀与第四螺帽的位置相适应。
优选地,涡轮增压装置包括安装板和增压盒;安装板一表面焊接有支撑块和连接板;安装板一表面与两连接板连接;两连接板之间焊接有安装轴。
优选地,增压盒一表面焊接有安装旋管;安装旋管与安装轴之间嵌套配合;安装旋管与安装轴之间旋转配合;增压盒另一表面焊接有安装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0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