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厂排气管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10569.8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嫔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嫔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107;B04C5/103;B04C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51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厂 排气 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厂排气管道,包括排气管、圆柱体外壳、直线形导向叶片、倒圆锥、圆锥体和螺旋导向叶片,所述排气管外套接有圆柱体外壳,所述排气管下端连接有直线形导向叶片,所述直线形导向叶片下端连接有倒圆锥,所述倒圆锥通过直线形导向叶片和排气管相互连接,所述圆柱体外壳下端连接有圆锥体,所述圆锥体下端连接有排灰口,所述直线形导向叶片和倒圆锥设置在圆锥体内部,所述排气管外壁在圆柱体外壳内部部分设置有螺旋导向叶片。本发明设计合理,构思新颖,有效解决了电厂排气管路排气过程中压力损失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厂排气管道,属于排气管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但是煤炭直接燃烧排放的酸性气体不断增长,使得中国很多地区酸雨两增加,因此,废气处理也是现今发电厂亟需处理的技术问题,传统的废气处理装置一般仅对废气做简单处理,即排放到室外,且处理效率不稳定,容易受室外环境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波动,而且现有的废气处理管路结构复杂,往往在排气的排放过程中,排放压力损失过大,导致灰尘排放不彻底,排放效率低下。
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电厂排气管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智能电厂排气管道,包括排气管、圆柱体外壳、直线形导向叶片、倒圆锥、圆锥体和螺旋导向叶片,所述排气管外套接有圆柱体外壳,所述排气管下端连接有直线形导向叶片,所述直线形导向叶片下端连接有倒圆锥,所述倒圆锥通过直线形导向叶片和排气管相互连接,所述圆柱体外壳下端连接有圆锥体,所述圆锥体下端连接有排灰口,所述直线形导向叶片和倒圆锥设置在圆锥体内部,所述排气管外壁在圆柱体外壳内部部分设置有螺旋导向叶片。
优选的,所述排灰口底端套接有灰尘接收腔。
优选的,所述圆柱体外壳顶端连接有顶盖。
优选的,所述圆柱体外壳侧壁连接有进气管。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气流进入排气管路后,直接在螺旋导向叶片的作用下向下做螺旋运动,有效地抑制了上灰环的形成,粉尘颗粒在旋转分离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径向分速的作用会产生由外向内的径向运动,通过倒圆锥可切断内气旋的通路,从而可有效地抑制外气旋进入已分离粉尘的集中区形成内气旋,避免二次扬尘的产生,旋转下降的气流最终在直线形导向叶片的作用下由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排离本排气管路,减少气流因旋转而产生的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气管;2-圆柱体外壳;3-直线形导向叶片;4-倒圆锥;5-圆锥体;6-螺旋导向叶片;7-排灰口;8-灰尘接收腔;9-顶盖;10-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嫔,未经孙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10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骨骼旋转关节及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建筑钢板加工用除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