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轮内孔鼓形滚道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9363.3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8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瑜;王勇;胡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兴通用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6 | 分类号: | B24B19/06;B24B27/00;B24B4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知贝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7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轮内孔鼓形 滚道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星轮内孔鼓形滚道加工装置,导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导向架的底部设有滑槽,滑槽内适形滑动配合有两个滑块;第一砂轮机、第二砂轮机分别安装在一个滑块上;第一砂轮机上连接有第一打磨砂轮,第二砂轮机上连接有第二打磨砂轮,第一打磨砂轮的底端面所在的水平面与第二打磨砂轮的顶端面所在的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砂轮机与第二砂轮机沿横向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动作。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连接两个滑块,有利于第一打磨砂轮和第二打磨砂轮移动到指定修磨位置,从而提高了第一打磨砂轮和第二打磨砂轮对行星轮内壁的加工精准度,有利于行星轮内孔滚道与滚子的紧密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星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星轮内孔鼓形滚道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齿轮传动技术领域中,硬齿面行星轮传动装置具有速比大、体积小、承载能力高等特点,已在风力发电、冶金、建材等重要工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风力发电行业,全世界70%风力发电机组的主增速齿轮箱都采用行星齿轮传动。随着国际上风力发电技术的飞速发展,行星轮传动装置的传动功率越来越大,目前已达5兆瓦,且可靠性要求更高。
为了满足风电增速齿轮箱严苛的使用工况,风电行业对于齿轮箱的结构设计不断优化,行星轮内孔与轴承滚道一体化设计,是近年来风电增速齿轮箱设计的主流趋势,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解决了行星轮内孔与行星轮轴承外圈之间因为发生蠕动跑圈导致严重磨损的问题,但是作为轴承滚道的行星轮内孔有沿滚道宽度方向的鼓形修形要求,以优化轴承滚道与滚子的接触,当轴承滚道宽度很大时,对作为轴承滚道的行星轮内孔进行研磨的砂轮要足够宽,以对整个轴承滚道进行磨削加工。以风齿轮箱的电5兆瓦行星轮为例,其采用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内孔滚道宽度超过200mm,因此,内孔滚道宽度方向的鼓形加工难度大,加工精准度不好掌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行星轮内孔鼓形滚道加工装置,便于对行星轮内孔滚道进行修形处理,提高了对行星轮内孔滚道的加工精准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星轮内孔鼓形滚道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导向架、第一砂轮机、第二砂轮机和驱动机构;所述导向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导向架的底部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适形滑动配合有两个滑块;所述第一砂轮机、所述第二砂轮机分别安装在一个所述滑块上;所述第一砂轮机上连接有第一打磨砂轮,所述第一打磨砂轮的外周面形成有弧形磨削面a,所述弧形磨削面a与第一打磨砂轮中轴线的水平间距自上而下逐渐递减;第二砂轮机上连接有第二打磨砂轮,所述第二打磨砂轮的外周面形成有弧形磨削面b,所述弧形磨削面b与第二打磨砂轮中轴线的水平间距自上而下逐渐递增;第一打磨砂轮的底端面所在的水平面与第二打磨砂轮的顶端面所在的水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个滑块连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砂轮机与第二砂轮机沿横向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动作。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回转驱动组件、转动杆和两根连杆,所述转动杆设在导向架的上方,两个滑块对称布置在转动杆的竖向中心线的两侧;所述连杆的一端与转动杆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铰接,转动杆与连杆的转动平面均为水平面,两根连杆与转动杆的铰接点对称布置在转动杆竖向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回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动杆绕其竖向中心线转动。
优选地,所述回转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轴、蜗轮、蜗杆和减速电机;所述转动轴沿竖向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蜗轮位于转动杆的上方,蜗轮的转动平面为水平面,转动杆和蜗轮均固定在转动轴上,转动轴的中轴线、蜗轮的中轴线和转动杆的竖向中心线均重合;所述蜗杆与蜗轮传动啮合,蜗杆通过支座转动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减速电机的转轴与蜗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架上贯穿有与滑槽连通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个滑块的顶部设有一根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适形滑动配合在条形孔内,连接柱的一端伸出导向架外并与连杆铰接。
优选地,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形状呈燕尾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兴通用传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兴通用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9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坐姿监测坐垫及其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一代信息技术用图像复原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