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化薄膜分切宽度动态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8291.0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0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林;汪秀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5/00 | 分类号: | B26D5/00;B26D1/147;B26D1/22;B26D7/2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朱军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狮子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化 薄膜 宽度 动态 监测 装置 方法 | ||
金属化薄膜分切宽度动态监测装置,该动态监测装置用于监控并反馈分切机构对金属化薄膜实行分切后的宽度参数;所述动态监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红外线激发器、红外线发射头、金属传感器、PLC、红灯和绿灯。本发明通过红外线将扫描到的金属化薄膜分切宽度参数无线传输给金属传感器,金属传感器再将参数信息传递给PLC,通过PLC分析控制红灯和绿灯的显示,来判断分切宽度的合格与否,此种方式只需要在明确分切宽度不合格时,才会停机去修正,减少了停机次数,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化薄膜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空金属化薄膜分切宽度动态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化薄膜在蒸镀上金属涂层后是一整块幅面的,需要对其进行分切形成不同宽度类型的产品。但是,现有的分切机构对金属化薄膜进行分切时由于长时间运转或者外界震动,需要人工每隔一段时间停机用游标卡尺去测量并修正,导致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金属化薄膜分切宽度动态监测装置及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金属化薄膜分切宽度动态监测装置,该动态监测装置用于监控并反馈分切机构对金属化薄膜实行分切后的宽度参数;
所述动态监测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置空间;
红外线激发器,用于激发产生红外线,所述红外线激发器置于所述壳体内;
红外线发射头,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发射头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一端面,并与所述红外线激发器连接;
金属传感器,用于感知并传递经红外线扫描得到的分切后金属化薄膜宽度参数,所述金属传感器置于所述壳体内;
PLC,用于控制所述红外线激发器的激发状态,并接收所述金属传感器传递的分切后金属化薄膜宽度参数,再予以反馈显示,所述PLC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PLC分别与所述金属传感器和所述红外线激发器通过线路连接;
红灯,用于在金属化薄膜分切宽度不合格时,接收所述PLC反馈的报警信息,并发出亮光,所述红灯置于所述壳体外部表面,并与所述PLC通过线路连接;
绿灯,用于在金属化薄膜分切宽度合格时,接收所述PLC反馈的正常信息,并发出亮光,所述绿灯与所述红灯并列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表面,并与所述PLC通过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切机构包括依次错位间隔设置的放卷辊、对切辊、分散辊和收卷辊,四者的辊面上缠绕有金属化薄膜,所述对切辊与用于分切金属化薄膜的分切刀具相对贴面设置,所述动态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分散辊与所述收卷辊之间的分切后的金属化薄膜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分切刀具包括载体辊,所述载体辊的两端面垂直安装有辊轴,所述载体辊上套设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圆环形刀架,每个所述刀架的外环面上均安装有圆环形刀片,相邻所述刀架之间的所述载体辊上依据金属化薄膜的分切宽度套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分隔螺套,所述载体辊的两端部分别螺接有一夹紧螺套,每个所述夹紧螺套与对应的所述刀架之间通过套设所述分隔螺套相互抵紧。
金属化薄膜分切宽度动态监测方法,该动态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金属化薄膜
将待分切的金属化薄膜套装在所述放卷辊上,并将金属化薄膜的自由端按照运转路径依次穿过所述对切辊、分散辊并与所述收卷辊粘接;
S2:调整相邻刀片之间的宽度
根据S1步骤中金属化薄膜的幅面以及分切宽度要求,通过在所述载体辊上添加分隔螺套来调整相邻刀片之间的宽度,调整完成后旋紧所述载体辊两端部的夹紧螺套;
S3:启动分切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超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82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