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层参数随机反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8229.1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8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百红;郑四连;许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金淼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随机 反演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储层参数随机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储层的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其中,所述地震数据包括地震构造解释结果;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地震数据,提取地震子波,并进行井震标定,以建立井震时深关系;
在所述地震构造解释结果的约束下,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建立初始储层参数模型;其中,所述初始储层参数模型包括若干采样点;
基于预设扰动条件,对所述初始储层参数模型进行逐点随机扰动,得到若干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井震时深关系,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将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转换为对应的初始弹性参数模型;
根据所述地震子波,对各个初始弹性参数模型进行叠前正演,得到与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对应的合成地震道集;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计算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对应的合成地震道集与观测地震数据的互相关值,并从所有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中选取其对应的所述互相关值最大的储层参数模型作为储层参数反演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数据包括若干测井的纵波速度曲线和横波速度曲线;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井震时深关系,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将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转换为对应的初始弹性参数模型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测井数据,确定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测井数据和所述井震时深关系,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将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转换为对应的初始弹性参数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各个测井的纵波速度曲线和所述井震时深关系,得到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纵波速度曲线;
根据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纵波速度曲线,以及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横波速度曲线;
根据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纵波速度曲线和横波速度曲线,得到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弹性参数曲线和储层参数曲线;
根据各个测井在地震尺度下的弹性参数曲线和储层参数曲线,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计算出所述目标储层中各矿物成分的弹性参数曲线;
根据所述目标储层中各矿物成分的弹性参数曲线,以及与所述目标储层对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将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转换为对应的初始弹性参数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地震子波,对各个初始弹性参数模型进行叠前正演,得到与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对应的合成地震道集,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反射系数的计算式,计算各个初始弹性参数模型中各个采样点处各个入射角度的反射系数;
将各个初始弹性参数模型中各个采样点处各个入射角度的反射系数与对应的地震子波进行合成,以得到各个扰动后的储层参数模型中各个采样点处各个入射角度对应的合成地震道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系数的计算式为基于弹性波阻抗的反射系数的计算式;
所述反射系数的计算式为:
其中,R(θ)为入射角为θ时的反射系数,i为层位序号,EIi(θ)为第i地层在入射角为θ时的弹性波阻抗,k=(VS/VP)2,VS为第i地层的横波速度,VP为第i地层的纵波速度,ρ为第i地层的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82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液循环降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磁超声技术的大型罐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