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网络单元ONU设备运行状态的测试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7325.4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73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B1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思超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单元 onu 设备 运行 状态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无源光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嵌在所述外壳上的三个端口、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可调节光衰减器和分光器;其中,
所述分光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分光器包括总口、第一支路接口和第二支路接口;
所述可调节光衰减器包括主体和可调节旋钮,所述主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所述可调节旋钮穿透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
所述三个端口中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分光器的总口连接;所述三个端口中的第二端口、所述可调节光衰减器及所述分光器的第一支路接口之间依次连接;所述三个端口中的第三端口与所述分光器的第二支路接口连接;各所述端口为光纤耦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三端口为SC-SC光纤耦合器,所述SC-SC光纤耦合器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和外部均为SC接口;
所述第二端口为SC-FC光纤耦合器,所述SC-FC光纤耦合器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为SC接口,在所述外壳的外部为FC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器的总口通过带有SC光纤连接头的光纤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上、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SC接口;
所述可调节光衰减器通过带有SC光纤连接头的光纤连接至所述第二端口上、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SC接口;
所述分光器的第二支路接口通过带有SC光纤连接头的光纤连接至所述第三端口上、在所述外壳的内部的SC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口上、在所述外壳的外部的SC接口用于连接光网络单元ONU设备;所述ONU设备通过皮纤连接至所述第一端口上、在所述外壳的外部的SC接口;
所述第二端口上、在所述外壳的外部的FC接口用于连接光功率计;
所述第三端口上、在所述外壳的外部的SC接口用于连接光线路终端OLT设备的无源光纤网络PON端口或激光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光衰减器与所述分光器的第一支路接口之间通过SC-SC光纤耦合器连接;所述可调节光衰减器与所述分光器的第一支路接口分别通过带有SC光纤连接头的光纤连接至所述SC-SC光纤耦合器。
6.一种光网络单元ONU设备运行状态的测试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源光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与所述无源光路控制装置连接的光功率计获取到的第一光功率值;所述光功率计用于获取OLT设备的PON端口发射的第一光波依次经过所述无源光路控制装置和ONU设备后、所述ONU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光波的反射光波的光功率值;
若所述第一光功率值处于有收光的范围,则确定所述ONU设备运行状态为正常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无源光路控制装置连接的光功率计获取到的第一光功率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光功率值处于无收光的范围,则确定与所述无源光路控制装置连接的所述光功率计获取到的第二光功率值;所述光功率计用于获取激光光源发射的第二光波依次经过所述无源光路控制装置和所述ONU设备后、所述ONU设备针对所述第二光波的反射光波的光功率值;
若所述第二光功率值处于无收光的范围,则确定所述ONU设备运行状态为关电状态;
若所述第二光功率值处于有收光的范围内的固定值,则确定所述ONU设备不存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无源光路控制装置连接的光功率计获取到的第一光功率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ONU设备与所述无源光路控制装置连接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光功率计获取到的所述第二光功率值是否处于无收光的范围;
若否,则根据所述第二光功率值与所述无收光的范围之间的差值,确定可调节光衰减器的可调节旋钮的旋转信息;所述旋转信息包括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根据所述旋转信息调节所述可调节光衰减器,以使所述第二光功率值处于无收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73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硅钢热轧板的激光焊缝质量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菊花低温烘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