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压非持续性支路故障探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6601.5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王馨;董蕙子;徐斌;徐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3/00 | 分类号: | F16M3/00;F16M7/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时云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持续性 支路 故障 探测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低压非持续性支路故障探测仪,属于低压非持续性支路探测技术领域,包括探测车、侧固定装置、支路夹持装置、导向装置、探测装置、视像装置以及移动装置,探测车包括底板,侧固定装置包括侧板以及卡杆,侧板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支路夹持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柱以及连接环,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卡座,探测装置包括传导柱以及探测器,探测器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视像装置包括滑轨以及滑块,滑轨一端与侧板周侧面连接,滑轨另一端与滑块滑动配合,移动装置包括旋转圆盘,四个旋转圆盘均与底板下表面旋转配合,本发明中,夹持环与支路连接来方便整个探测仪在支路上滑动探测,导向环与支路滑动配合,为支路夹持装置提供导向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压非持续性支路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低压非持续性支路故障探测仪。
背景技术
低压非持续性支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比较频繁,由于当下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对电路线路主路和支路都有着较大的损耗,这就预示着会时不时出现一些故障,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和效率都不尽人意,因此根据非持续性支路的常见故障特性,针对设计了一种故障检测仪。
现有技术下的低压非持续性支路故障探测仪往往有着缺乏支路夹持装置、支路导向性差,支路故障内容无法清晰看见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低压非持续性支路故障探测仪。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低压非持续性支路故障探测仪,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缺乏支路夹持装置、支路导向性差,支路故障内容无法清晰看见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低压非持续性支路故障探测仪,包括探测车、侧固定装置、支路夹持装置、导向装置、探测装置、视像装置以及移动装置,所述探测车包括底板,所述侧固定装置包括侧板以及卡杆,所述侧板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所述支路夹持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柱以及连接环,所述两个卡杆内部均对称设有四个第一旋转孔,所述八个第二连接柱一端分别与八个第一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八个第二连接柱另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环两表面连接,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卡座,所述四个安装卡座一表面均与侧板周侧面连接,所述探测装置包括传导柱以及探测器,所述探测器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所述两个传导柱均设置于侧板与探测器之间,所述视像装置包括滑轨以及滑块,所述滑轨一端与侧板周侧面连接,所述滑轨另一端与滑块滑动配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旋转圆盘,所述四个旋转圆盘均与底板下表面旋转配合。
优选地,所述探测车还包括固定杆、扶手柱以及蓄电池,所述两个固定杆对称安装于底板上表面,所述扶手柱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一表面连接,所述蓄电池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连接,蓄电池可以提供便捷用电。
优选地,所述侧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柱,所述侧板两端均设有两个第二旋转孔,所述四个第一连接柱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四个第一连接柱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卡杆两表面连接,卡杆主要是为支路夹持装置提供支撑作用。
优选地,所述支路夹持装置还包括连接杆、夹持环以及螺柱,所述四个连接杆一端分别与四个连接环周侧面连接,所述四个连接杆另一端分别与四个夹持环一表面连接,所述四个夹持环分别通过两个螺柱连接,夹持环会与支路连接,用于整个装置与支路滑动使用。
优选地,所述导向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柱、固定环、直杆以及导向环,所述四个安装卡座内部均设有第三旋转孔,所述四个第三连接柱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三旋转孔旋转配合,所述四个第三连接柱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直杆两表面连接,所述两个导向环分别安装于两个直杆一表面,导向环与支路滑动配合,为支路夹持装置提供导向作用。
优选地,所述探测装置还包括接线柱、制动开关、显示屏以及报警器,所述三个接线柱均安装于探测器周侧面,所述制动开关与探测器旋转配合,所述显示屏一表面与探测器周侧面连接,所述两个报警器均安装于探测器周侧面,探测器通过传导柱接收支路故障信息,综合分析并给出故障类型以及解决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插座
- 下一篇:一种驾驶室主动减振方法、系统及工程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