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AFC自动检票机人脸模块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6486.1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陆斌;顾伟;张鹏;焦科杰;李兆君;张建;吴杰;熊伟;郝成;孟凡兴;闫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B11/00 | 分类号: | G07B11/00;G07C9/25;G07C9/2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afc 自动 检票 机人脸 模块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AFC自动检票机人脸模块控制系统,包括闸机,还包括主控单元工控机、免费区控制装置以及付费区控制装置,主控单元工控机与乘客通行控制算法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及电源模块连接,免费区控制装置包括人脸显示器、人脸识别模块及票卡读写模块,付费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人脸识别模块、单程票回收模块及票卡读写模块。本发明在设定距离内快速、有效、准确识别人脸,从而进行身份识别,无需停留等待;人脸信息通过互联网同步于地铁闸机系统;同时应用于免费区和付费区,把人脸识别和闸机控制相结合,实现地铁验票自动化与智能化,便于员工与特殊人群的快速认证通行,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AFC自动检票机人脸模块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自动售检票系统(简称AFC系统)使得我国的轨道交通从传统的现金购票刷卡方式逐步演变为非现金支付购票以及电子支付直接过闸,这样的支付方式给乘客和工作人员均带来了便利。但针对特殊人群,仍采取人工核验身份、人工放行的方式,或者发售福利单程票,不仅增加了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不便于对财务客流统计及财政补贴审计。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人脸识别模块控制闸机的轨道交通AFC自动检票机人脸模块控制系统。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AFC自动检票机人脸模块控制系统,包括闸机,闸机还包括主控单元工控机、免费区控制装置以及付费区控制装置,主控单元工控机与乘客通行控制算法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及电源模块连接,免费区控制装置包括人脸显示器、人脸识别模块及票卡读写模块,付费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人脸识别模块、单程票回收模块及票卡读写模块。
其中,人脸识别模块通过网络与人脸信息库连接,人脸显示器能够显示乘客刷卡过程信息及设备维护信息。票卡读写模块包括用于插入SAM卡的插槽,以及用于读写乘客票卡的两路天线接口和一路串行接口。乘客通行控制算法模块能够采集乘客通道的传感器状态,并根据传感器状态统计乘客的通行情况,并把数据传送到主控单元控制机。
本发明中,主控单元工控机使用Linux操作系统,并设置有8路串行控制口及两路视频输出,使得Linux操作系统与人脸识别模块、乘客通行控制算法模块、票卡读写模块间实现通信以及运行数据的处理和保存,单程票回收模块包括用于探测单程票卡的传感器、用于传送单程票卡的皮带以及带动皮带转动的齿轮、电机和控制电路。闸机还包括用于提示身份识别信息及是否准予通行的语音播报装置。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在设定距离内快速、有效、准确识别人脸,从而进行身份识别,无需停留等待;人脸信息通过互联网同步于地铁闸机系统;同时应用于免费区和付费区,把人脸识别和闸机控制相结合,实现地铁验票自动化与智能化,便于员工与特殊人群的快速认证通行,提升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人机交互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的一种轨道交通AFC自动检票机人脸模块控制系统,包括闸机,闸机还包括主控单元工控机、免费区控制装置以及付费区控制装置,主控单元工控机与乘客通行控制算法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及电源模块连接,免费区控制装置包括人脸显示器、人脸识别模块及票卡读写模块,付费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人脸识别模块、单程票回收模块及票卡读写模块。
人脸识别模块通过网络与人脸信息库连接,人脸显示器能够显示乘客刷卡过程信息及设备维护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64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数据发送、获取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混凝土生产的粉料取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