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向磁路动圈检波器芯体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4846.4 | 申请日: | 2020-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2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跻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振兴泽博智能震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8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磁路 检波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向磁路动圈检波器芯体,属于无源类速度传感器技术领域,该径向磁路动圈检波器芯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径向磁路结构,径向磁路结构由上、下两组磁路单元和位于中部的导磁轴组成,两组磁路单元具备相反的径向磁场、且分别安装在导磁轴的上、下轴肩上。本发明采用新型径向磁路结构,改变了动圈检波器使用磁靴转换磁路方向的传统方法,使得动圈检波器的磁路更加高效,再提升检波器信号灵敏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检波器的重量和体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源类速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径向磁路动圈检波器芯体,可广泛应用于地下资源勘探、震动监测和预警等多种将震动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动圈检波器多使用圆柱形磁钢,如图1所示,从图1中看不到径向匀强磁场的特点,当给图1的磁钢加上两个磁靴之后,如图2所示,图2中已有了明显的径向匀强磁场特征,通过对图1和图2的磁路结构进行比对可以看出:给磁钢增加磁靴,可以明显改变磁场方向,使得轴向磁场迅速转变成了径向磁场。而且由于合理的导磁宽度,使得径向磁场呈现出匀强磁场特征,进一步再给图2加上外磁路之后,磁靴到外磁路外壳之间就可以充分呈现出匀强磁场,如图3所示,当前绝大数的动圈检波器磁路都如图3所示。
现有文献资料中,即是对磁磁路结构,虽然增加了磁钢的数量(见专利:ZL2017203862339),但也是通过磁靴把轴向磁场转变成了径向磁场。因此,可以明确地做出结论:当前所有动圈检波器机芯的磁路,都是通过磁靴把轴向磁场转变成了径向磁场的。而这种通过转换的方式,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轴向漏磁很难完全消除,即是为了减少轴向漏磁,采取把磁靴的轴向厚度加大,此时,虽然轴向漏磁会有所减少,但机芯的体积急剧增大、重量增大、成本增大等问题,因此只能采取折中方式,允许一定的轴向漏磁存在,造成磁场在轴向产生一定的损耗;二是由于磁钢和磁靴之间必须存在着合理的配合间隙,同时磁靴材料也具有一定的磁阻,这两点也会使得轴向磁场转变成径向磁场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损耗。因此,上述环节都造成了对总磁场的损耗,而这些损耗都会直接影响到了机芯的灵敏度及机芯体积小型化问题。这已成为当前动圈检波器的一个结构性短板,而且当前所有使用动圈检波器的领域,用户都希望采用高灵敏度、小型化产品。故而,如何克服当前动圈检波器这种短板效应,就成为了该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径向磁路动圈检波器芯体,采用新型径向磁路结构,改变了动圈检波器使用磁靴转换磁路方向的传统方法,使得动圈检波器的磁路更加高效,再提升检波器信号灵敏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检波器的重量和体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径向磁路动圈检波器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径向磁路结构,所述径向磁路结构由上、下两组磁路单元和位于中部的导磁轴组成,两组磁路单元具备相反的径向磁场、且分别安装在导磁轴的上、下轴肩上,其中:所述磁路单元包括径向磁钢、温度补偿片和紧固环,所述径向磁钢的上、下两侧贴设有所述温度补偿片,所述紧固环套装在径向磁钢和温度补偿片的外侧;所述径向磁钢和温度补偿片的中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尺寸与导磁轴的轴头尺寸相适应;所述径向磁钢由多片对称的扇形磁钢拼成。
优选的,所述径向磁钢为圆形磁钢、且分为SN极径向磁钢和NS极径向磁钢,其中:所述SN极径向磁钢由多片SN极扇形磁钢拼成,所述SN极扇形磁钢远离中心的磁极为S极,SN极扇形磁钢靠近中心的磁极为N极;所述NS极径向磁钢由多片NS极扇形磁钢拼成,所述NS极扇形磁钢远离中心的磁极为N极,SN极扇形磁钢靠近中心的磁极为S极。
优选的,所述扇形磁钢包括15°扇形磁钢、30°扇形磁钢、45°扇形磁钢、60°扇形磁钢、90°扇形磁钢、或120°扇形磁钢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振兴泽博智能震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振兴泽博智能震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4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