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分布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04338.6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张华礼;周长林;李力;陈伟华;王茜;王瀚成;彭欢;冉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15/08;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李珂珂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导流 能力 分布 测试 方法 | ||
1.一种酸蚀裂缝导流能力分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若干第一岩板,并进行两两随机分组,得到多组第一岩板组,所述第一岩板组包括两个相互贴近的第一岩板;对多组所述第一岩板组进行编号,并标注每组所述第一岩板组上用于进行酸液驱替的进口端和出口端;获取一组所述第一岩板组;
步骤102、配制酸液体系,并测定所述酸液体系中的H+浓度;利用所述酸液体系对所述第一岩板组进行酸液驱替,得到第一酸蚀岩板组,记录所述第一酸蚀岩板组的酸液流经长度并收集该次酸液驱替后的余酸;
步骤103、测定所述余酸中的H+浓度;
步骤104、对所述第一酸蚀岩板组进行导流能力测试,获得所述第一酸蚀岩板组的导流能力,作为当前酸蚀裂缝长度的导流能力,其中所述当前酸蚀裂缝长度为所有已经进行过酸液驱替的所述第一酸蚀岩板组的酸液流经长度之和;
步骤105、利用所述步骤102中的余酸,重复所述步骤101-104,直至所述余酸中的H+浓度降至设定酸液浓度,其中在所述步骤101中获取所述第一岩板组时,按照所述编号的顺序依次获取所述第一岩板组;
在所述步骤105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导流能力与所述酸蚀裂缝长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导流能力在酸蚀裂缝长度上的分布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岩板组进行酸液驱替,包括:
按照设定酸液流速和设定注酸时间,将用于驱替的酸液加热至预设温度后注入两个所述第一岩板之间的缝隙中,得到两个第一酸蚀岩板;
注酸结束后,向两个所述第一酸蚀岩板之间的缝隙中注入顶替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酸蚀岩板组进行导流能力测试,包括:
获取预设闭合应力范围;
采用所述顶替液测试所述预设闭合应力范围内的若干个闭合应力下所述第一酸蚀岩板组的导流能力,
其中所述若干个闭合应力包括最小闭合应力值、最大闭合应力值和至少一个中间闭合应力值,所述中间闭合应力值大于所述最小闭合应力值且小于所述最大闭合应力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岩板组,所述第二岩板组包括两个相互贴近的第二岩板,所述第二岩板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岩板;
对所述第二岩板组进行酸液驱替和导流能力测试,获得第二酸蚀岩板组的导流能力,作为酸蚀裂缝起始位置的导流能力,其中,所述第一岩板组和所述第二岩板组进行酸液驱替时使用的酸液来自同一酸液体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岩板组和所述第二岩板组采用相同的设定酸液流速和设定注酸时间进行所述酸液驱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酸蚀岩板组和所述第二酸蚀岩板组采用相同的顶替液和闭合应力进行所述导流能力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岩板组进行酸液驱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两个所述第一岩板的初始表面形态数据;
所述对所述第一酸蚀岩板组进行导流能力测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酸蚀岩板组中两个第一酸蚀岩板的酸蚀表面形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43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便携式一次性自动消毒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搬运的防潮防震瓦楞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