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钢管表面自动清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2339.7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7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娄志华;成天东;娄霞霞;张军林;朱允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至诚精密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B05B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伍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9 | 代理人: | 宋锦宏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钢管 表面 自动 清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轧钢管表面自动清洁装置,它包括驱动机和除尘机,驱动机置于除尘机的前后两侧且呈前后对称分布,除尘机包括设有转动孔的支撑块和除尘杆,支撑块置于除尘杆的前后两侧且呈前后对称分布,除尘杆上设有转动轴、置物架、除锈架、找平架和清洁架,除尘杆通过转动轴与支撑块转动连接,置物架、除锈架、找平架和清洁架均安装于除尘杆的不在同一平面的外侧面上,置物架、除锈架、找平架和清洁架的前后两端均置于除尘杆的前后两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除尘杆上的置物架、除锈架、找平架和清洁架便达到了所有清洁部件在一个设备上工作的目的;通过转动块达到带动钢管转动的目的;通过伸缩杆起到带动支撑块上下限位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及钢管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冷轧钢管表面自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用钢管制造公路桥梁不但可节省钢材、简化施工,而且可大大减少涂保护层的面积,节约投资和维护费用,所以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钢管的运用越来越普及化,但钢管在使用中钢管的表面难免会生锈或有脏污,而现在的钢管表面自动清洁装置各个部件不在一个设备上,清洁工作时需要做完一个设备的工作后马上到下一个设备上做下一个工作,费时费力,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做完一个设备的工作后马上到下一个设备上做下一个工作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所有清洁部件在一个设备上工作的冷轧钢管表面自动清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轧钢管表面自动清洁装置,包括驱动机和除尘机,所述的驱动机置于除尘机的前后两侧且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的除尘机包括支撑块和除尘杆,所述的支撑块内设有转动孔,所述的支撑块置于除尘杆的前后两侧且呈前后对称分布,所述的除尘杆包含若干个外侧面,所述的除尘杆上设有转动轴、置物架、除锈架、找平架和清洁架,所述的转动轴安装于除尘杆的内部,所述除尘杆通过转动轴与支撑块转动连接,所述的置物架、除锈架、找平架和清洁架均安装于除尘杆的外侧面上,所述置物架、除锈架、找平架和清洁架所在位置不在同一平面,所述的置物架的前后两端、除锈架的前后两端、找平架的前后两端和清洁架的前后两端均置于除尘杆的前后两端。
通过置于钢管的前后两侧且呈前后对称分布的驱动机可将钢管限位于两个驱动机之间,这样两个驱动机便可以驱动钢管开启转动工作,通过钢管的下端的除尘机则是让除尘机对钢管表面开启清洁工作的设备,除尘机的支撑块配合除尘杆是对除尘机起到支撑以及转动作用的所需设备,而除尘杆外侧面上安装着的置物架、除锈架、找平架和清洁架则是清洁工作的各个部件,这样除尘杆的转动轴在转动孔内转动下可以让置物架、除锈架、找平架和清洁架一个接着一个连续工作,如此便达到了所有清洁部件在一个设备上工作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驱动机包括支撑架和转动架,所述的支撑架与转动架连接,所述的除尘机靠近转动架的最低端,所述的转动架内设有转动块和转动槽,所述的转动槽置于转动块和转动架之间,所述的转动块上设有环形槽、硬块和限位杆,所述的环形槽和硬块均包含若干个,若干个环形槽均以支撑架与转动架的连接处为圆心,所述的环形槽置于转动块的外侧面上,若干个硬块均匀安装于转动块的外表面上,所述的限位杆置于两个转动块之间,所述的转动块与限位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限位杆上设有充气管、气泵、电源、单片机三和红外线感应器三,所述的充气管套在限位杆上,所述的气泵、电源、单片机三和红外线感应器三均安装在充气管内的限位杆上,所述的红外线感应器三和电源均与单片机三电连接。这样设计通过支撑架可对转动架起到支撑作用,这样在转动架对钢管限位时稳定,而转动块上的若干个环形槽则是不同直径钢管限位的区域,转动槽则是转动块在转动架转动的工作区域,硬块上可连接其它部件,这样在转动块转动时带动其他部件参与工作,而气泵接收到红外线感应器三的指令使用电源产生气压使得充气管膨胀开,接触到钢管的内侧壁对钢管起到内侧壁的支撑作用,如此即使钢管外侧壁有外力接触也能抵消,保证钢管不受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至诚精密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州至诚精密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23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手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通过间距性超微细激光通孔实现超薄工件分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