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光伏逆变器安装的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02138.7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4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安能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1/00;H02S40/3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徐赣林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逆变器 安装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光伏逆变器安装的组件,涉及光伏安装技术领域,包括顶部安装组件、限位组件和转动安装组件,顶部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通槽和第二条形通槽,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圆杆相配合的第一限位矩形块,转动圆杆的一端面与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竖直安装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光伏逆变器,竖直安装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矩形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矩形块。通过驱动伸缩动力装置,驱动电机反转,使第二限位矩形块推动第一限位矩形块向上移动,限位圆杆插入第二限位圆孔内,同时第二磁性块吸附柱第一磁性块,这样就能方便地将光伏逆变器安装在室内天花板等其它较高的位置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光伏逆变器安装的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光伏逆变器是光伏阵列系统中重要的系统平衡之一,可以配合一般交流供电的设备使用。
为了使太阳能电池板能更好的接收太阳光,通常将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较高处,如屋顶等,为了缩短太阳能电池板与光伏逆变器之间的传输距离,通常也将光伏逆变器安装在室内天花板等较高的位置处,这就增加了光伏逆变器的安装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光伏逆变器安装的组件,通过在顶部安装板上设置限位组件,转动圆杆的一端面与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竖直安装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光伏逆变器,竖直安装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矩形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矩形块。通过驱动伸缩动力装置,驱动电机反转,使第二限位矩形块推动第一限位矩形块向上移动,限位圆杆插入第二限位圆孔内,同时第二磁性块吸附柱第一磁性块,这样就能方便地将光伏逆变器安装在室内天花板等其它较高的位置处,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便于光伏逆变器安装的组件,包括顶部安装组件、限位组件和转动安装组件;所述顶部安装组件包括顶部安装板;所述顶部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条形通槽和第二条形通槽;所述第一条形通槽和第二条形通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条形通槽的一内侧面开设有第一限位圆孔;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折形安装板;所述第一折形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横向支撑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横向支撑板的下表面的两边缘侧均设置有竖直支撑板;所述竖直支撑板的下端与顶部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条形通槽的一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杆;所述限位圆杆与第一限位圆孔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横向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圆杆相配合的第一限位矩形块;所述转动安装组件包括转动圆杆、横向安装板和螺纹杆;所述转动圆杆的环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安装连接板;所述安装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动力装置;所述伸缩动力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安装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导向管;所述矩形导向管内活动连接有矩形导向杆;所述横向安装板的上表面与矩形导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安装板的上表面与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竖直安装板;所述竖直安装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光伏逆变器;所述竖直安装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矩形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矩形块;所述第二限位矩形块上开设有与限位圆杆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圆孔;所述转动圆杆的一端面与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部安装板的下表面边缘处并排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转动圆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套环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圆杆的环侧面设置有手动拉杆;所述手动拉杆在第二条形通槽内滑动;所述手动拉杆远离限位圆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圆盘;所述手动拉杆上滑动安装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的环侧面设置有限位折形杆;所述限位折形杆为“L”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安能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安能智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2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