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力设备失效分析的专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00672.4 | 申请日: | 2020-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6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周静波;蔡晓斌;刘荣海;郭新良;杨迎春;许宏伟;郑欣;虞鸿江;吴章勤;屈直;代克顺;焦宗寒;陈国坤;赵永强;孔旭晖;何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力设备 失效 分析 专家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电力设备失效分析的专家系统及方法,专家系统包括:用户端、AI专家及人类专家端;人类专家端包括多个各领域的人类专家;用户端用于发送电力设备的视频、图像及数据信息至AI专家;AI专家用于对用户端传输的视频、图像及数据信息进行算法识别及分析;用户端补充并修正数据资料,同时根据AI专家的需求取样,将失效样品标识及送检,人类专家端用于对送检的失效样品检测及分析;AI专家用于根据算法识别及分析的数据或人类专家检测分析的数据给出分析结果;用户端用于根据分析结果对失效电力设备缺陷处理。采用的方案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力设备失效分析工作中运维人员技术能力不足、失效分析多专业融合难度大及网络传输质量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失效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设备失效分析的专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发展步伐的加快,电网系统的运行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系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电力设备的数量及品类都呈数量级增长,无论是变电站(变电设备)、主网输电线路还是配电网(配电设备),电力设备的数量及复杂程度都给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较大挑战。不明原因的设备故障或者设备老旧,都会导致电力设备失效。所以,及时、准确的找出电力设备失效的原因,以及为预防电力设备再次失效提出有效建议,是电力设备运维及技术服务的主要任务之一。
目前,电力设备的失效分析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电力设备损坏的原因分析,电力设备故障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及指标评价体系,但发电设备、输电线路、变电设备及配电设备都存在状态监测及检测手段不足、设备状态感知不准的问题,而输电线路设备的运维工作量大、技术人员较少,导致电力设备运维策略欠优、效率偏低,难以快速、准确的判断电力设备的故障原因,并且电力设备原理、材质及结构较为复杂,一旦发生故障需要多专业、多检测方法及多监测设备数据分析才可以确诊失效原因,因此,查明电力设备失效的原因往往需要结合材料、化学、电气、机械、电力系统等多专业的知识及检测手段进行分析,分析思路及分析流程需要大量的知识经验,但目前失效分析存在很多技术及成本的问题:
首先,电力设备失效事故发生后,由于现场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分析知识,可能出现保护电力设备失效现场及记录电力设备失效信息不够专业及全面,容易遗漏重要部件或自行取样,影响后续调查工作。
其次,一般失效分析会以某一专业人类专家牵头,再结合其他专业专家的知识经验最初最终的诊断,各领域专业专家也无法一一到现场进行调查,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专家做出的经验判断又以一定的现象及数据为基础,人工进行数据的交叉、融合及分析,数据处理工作量大且难以保证可靠性及稳定性,多专业融合难度大,因此,影响整个调查分析过程的时效性、效率及可靠性。
最后,由于通讯技术及运维管理方面的原因,电力设备失效分析现场的技术指导及故障原因诊断一直存在滞后性及被动性,在4G网络下,较难实时完成失效现场高清影像及生产数据的系统上传及诊断,多专家实时在线技术指导效果不佳,一些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由于地处偏远地区,还远不能达到4G网络的正常通讯速度和质量,网络传输质量差,进而影响电力设备失效原因的准确判断。另外,变电站、输电线路等电力系统组成部分,其现场位置、设备配置、运行数据及检测数据等要求极高的安全性,目前一般都是通过APN专网等形式进行数据交互,影响传输速度及通讯功能,所以,4G技术无法实现多用户访问、数据高速传输的同时保证数据安全。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有效的分析电力设备失效原因的专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力设备失效分析工作中运维人员技术能力不足、失效分析多专业融合难度大及网络传输质量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设备失效分析的专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电力设备失效分析工作中运维人员技术能力不足、失效分析多专业融合难度大及网络传输质量差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00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