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中硝基酚类有机物的去除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99015.9 | 申请日: | 202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源;周波;衡华;刘一;魏立彬;张宏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硝基 有机物 去除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水中硝基酚类有机物的去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水调pH至酸性后与双氧水相混合,然后从催化反应塔的底部送至塔内;同时,使低共熔溶剂从催化反应塔底部的另一入口进入;所述催化反应塔的中部装填有多相类芬顿催化剂;2)塔内废水自下而上流动,在多相类芬顿催化剂和低共熔溶剂的共同催化作用下降解;从塔顶采出废水出水和低共熔溶剂的混合物;3)将上述混合物送入至闪蒸罐中进行分离,罐顶得到废水出水物流,罐底收集的低共熔溶剂进行循环回用。多相类芬顿催化剂与低共熔溶剂的协同催化作用降解废水中的硝基酚类化合物,酚类污染物的去除率高,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双氧水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废水中硝基酚类有机物的去除工艺。
背景技术
酚类化合物具有结构稳定、可生化性差、化学需氧量大、对生物高毒性等特点,含酚废水中的酚类污染物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Fenton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高级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传统的Fenton氧化法存在流程复杂、对pH要求苛刻、产生大量铁泥固废、处理成本高等缺点。多相催化双氧水氧化技术(CWPO)是利用多相类芬顿固体催化剂催化分解H2O2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而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很好的解决Fenton氧化法固废产生量大、成本高的问题,但相比均相催化的Fenton氧化法,CWPO技术仍存在有机物去除率和双氧水利用率低、低pH条件下金属流失高、催化剂稳定性差的问题有待解决。
专利CN103908966A公开了一种由还原铁粉、活性炭粉、电解铜粉和硅酸盐制成的多相类芬顿催化剂,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多相类芬顿催化剂机械强度差、溶出离子量较大的问题;专利CN107308956A公开了一种高效多相类芬顿催化剂多硫化铁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芬顿催化剂降解有机物效率低且多次循环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但以上两种方法都存在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难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当前CWPO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处理效果,提高和双氧水利用率以及酚类污染物的去除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对CWPO技术进行了工艺改进,通过多相类芬顿催化剂与低共熔溶剂的协同催化作用降解废水中的硝基酚类化合物,并且闪蒸分离、回用低共熔溶剂,不仅酚类污染物的去除率高,还可以有效降低工业应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水中硝基酚类有机物的去除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废水调pH至酸性后(pH=4~7)与双氧水相混合,然后从催化反应塔的底部送至塔内;同时,使低共熔溶剂从催化反应塔底部的另一入口进入;所述催化反应塔的中部装填有多相类芬顿催化剂;
2)塔内废水自下而上流动,在多相类芬顿催化剂和低共熔溶剂的共同催化作用下降解;从塔顶采出废水出水和低共熔溶剂的混合物;
3)将上述混合物送入至闪蒸罐中进行分离,罐顶得到废水出水物流,罐底收集的低共熔溶剂进行循环回用。
进一步地,所述多相类芬顿催化剂为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占载体质量的4~8%。
进一步地,所述多相类芬顿催化剂中载体为二氧化钛、活性炭中的一种或两种,活性组分为金属Fe、Ce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低共熔溶剂为胆碱类低共熔溶剂,优选氯化胆碱/草酸型、氯化胆碱/果糖型、氯化胆碱/甘油型低共熔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对于各类型低共熔溶剂中组分的质量比,优选氯化胆碱:草酸=1:2~5,氯化胆碱:果糖=1:4~7,氯化胆碱:甘油=1: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90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