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缆生产线上的收线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96546.2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3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雷明凯;孔超;杨龙山;胡方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亿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0 | 分类号: | B65H54/40;B65H5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生产 线上 收线 辅助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缆生产线上的收线辅助装置,属于光缆生产设备领域,包括水平设置在收线辊中心轴线正上方的抵紧杆、一对设置在龙门架上用于连接抵紧杆的升降杆组件,所述升降杆组件包括固定杆和升降杆,所述固定杆与龙门架的横梁连接,所述升降杆与固定杆滑动插接设置,且升降杆一端与抵紧杆连接,所述升降杆之间水平连接有一根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连接有在缠绕时用于将收线辊上的光缆沿收线辊轴向抵紧的抵紧机构。在收线过程中,光缆线先经过导线机构,之后缠绕在收线辊上。收线辅助装置的设置使得光缆在缠绕的过程中保持整齐,难以产生错位缠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缆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缆生产线上的收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
光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需要进行放芯线、 放芳纶线、注塑成型皮套、冷却、喷码、收线等工序。收线时,一般需要收线装置进行收线,收线装置包括龙门架1、收线辊2、用于驱动收线辊2转动收取光缆的驱动机构、以及导线机构。收线辊2中心轴线水平设置,且收线辊2转动设置在龙门架1的立柱上。导线机构包括螺纹丝杠3、螺母连接板4、限位杆5、固定架6,驱动螺纹丝杠3转动的驱动电机36。转动设置在螺母连接板4上的导向轮35。螺纹丝杠3沿收线辊2的轴线方向转动设置在固定架6上,限位杆5平行于螺纹丝杠3固定设置在固定架6上,螺母连接板4滑动套接在限位杆5上,并与螺纹丝杠3螺纹连接。驱动电机36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可带动螺母连接板4沿着螺纹丝杠3长度方向运行。
工作时,收线辊2转动,光缆先经过导线轮35,缠绕至收线辊2上。光缆在经过导线轮的时候,驱动电机36转动,以带动螺纹丝杠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螺母连接板4沿收线辊2的中心轴线方向进行移动,以减少收线辊2在缠绕光缆时发生缠绕错位,导致缠绕不整齐的情况发生。
光缆发生缠绕不整齐后,工作人员往往需要进行收到调整光缆位置,以使得光缆整齐缠绕在收线辊2上。
发明人发现,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光缆的粗度不同等因素,收线辊2在实际收线过程中往往容易缠绕错位,导致光缆缠绕不整齐。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收线辊在收线时保持光缆整齐排列,本申请提供一种光缆生产线上的收线辅助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光缆生产线上的收线辅助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光缆生产线上的收线辅助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收线辊中心轴线正上方的抵紧杆、一对设置在龙门架上用于连接抵紧杆的升降杆组件,所述升降杆组件包括固定杆和升降杆,所述固定杆与龙门架的横梁连接,所述升降杆与固定杆滑动插接设置,且升降杆一端与抵紧杆连接,所述升降杆之间水平连接有一根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沿其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连接有在缠绕时用于将收线辊上的光缆沿收线辊轴向抵紧的抵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线过程中,光缆线先经过导线机构,之后缠绕在收线辊上。光缆缠绕过程中,抵紧杆在重力作用下抵住收线辊上的光缆,同时抵紧机构在收卷的过程中沿着收线辊轴向抵紧光缆,使得光缆在缠绕的过程中保持整齐,难以产生错位缠绕。
优选的,所述抵紧机构包括连接杆、上固定片、下固定片、左抵紧辊、右抵紧辊,所述连接杆垂直于收线辊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且连接杆沿其长度方与滑动块滑动设置,所述连接杆与滑动块设置有用于增大之间摩擦力的摩擦件,连接杆的下端与上固定片固定连接,所述左抵紧辊和右抵紧辊一端与固定片转动设置,另一端与下固定片转动设置,所述左抵紧辊或右抵紧辊与光缆抵紧设置,所述抵紧机构还包括控制连接杆上升的控制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可对左抵紧辊、右抵紧辊起到固定作用,进而使得抵紧辊可抵紧收线辊上的光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亿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亿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6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