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γ-谷氨酸/壳聚糖/纳米铜抗菌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93409.3 | 申请日: | 2020-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4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革;高瑞霞;车程川;刘金锋;巩志金;孙阳;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1F8/12 | 分类号: | D01F8/12;D01F8/18;D01F1/10;D01F1/09;D01F1/07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陈娟 |
| 地址: | 27316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氨酸 聚糖 纳米 抗菌 复合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γ-谷氨酸/壳聚糖/纳米铜抗菌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室温、600 r/min的搅拌速度下,将聚γ-谷氨酸加超纯水溶解,将10mL,2 g/L 的聚γ-谷氨酸用微量注射泵按照 6 mL/h 的速率分别滴加到50mL壳聚糖醋酸缓冲液中,598W超声10min,继续搅拌 12 h,透析1-3h除去未结合的小分子聚合物,制备得纳米颗粒;
(2)以氯化铜为铜源,水合肼为还原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稳定剂,氨水为络合剂,通过液相还原法合成纳米铜粉;
(3)将聚γ-谷氨酸/壳聚糖、纳米铜粉末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加水溶解,加入戊二醛交联,混合均匀,静置脱泡,制得复合纺丝液;
(4)将步骤(3)制得的复合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真空干燥,制得聚γ-谷氨酸/壳聚糖/纳米铜复合纤维;
步骤(3)中,所述复合纺丝液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γ-谷氨酸/壳聚糖5-15份、纳米铜3~5份、戊二醛2份、水78~90份;
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8×105~15×105g/mol,脱乙酰度大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γ-谷氨酸是由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发酵提取得到的,其发酵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基础培养基,溶解,得基础培养基溶液,然后称取优化培养基各成分加入至基础培养基溶液中,定容,固体NaOH调节pH至7.5;
b将培养基分装至锥形瓶50ml/瓶中,经100-150℃灭菌,按2-10%的接种量将地衣芽孢杆菌接入培养基中,30-50℃摇床培养3-7天,得发酵液;
c将发酵液离心,取上层清液加入2-7倍体积的乙醇沉淀10-24h,离心,所得上清液重新用2-6倍体积的乙醇沉淀,离心,将沉淀烘干至恒重,得恒重样品;
d将恒重样品溶于蒸馏水中,透析纯化,得纯化样品;
e将纯化样品溶于蒸馏水中,喷雾干燥制得聚γ-谷氨酸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纳米铜粉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向150mL、0. 1mol/L的CTAB水溶液中加入氯化铜,氯化铜的浓度为0. 01mol/L,用氨水调节溶液pH值至10,记作A溶液;向150ml、0. 1mol/L的CTAB水溶液中加入水合肼,分别配制成水合肼浓度为0.8、0.4、0.2、0.1 mol/L的溶液,记作B溶液;在温度为30℃条件下,高速搅拌,将B溶液滴加到A溶液中,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2. 5h,得红褐色纳米铜水溶胶,然后对产物进行静置沉淀、离心、洗涤、干燥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静电纺丝参数:推注速度为0.05-0.2mm/min;纺丝温度为25~30℃;接收距离为10-20cm;正压为8-25kV;负压为-3--0.2kV;最终制得的纳米纤维的直径在60到70n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优化培养基与基础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未经曲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34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自清洁防涂鸦涂液
- 下一篇:一种面向虚拟维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