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频段综合通讯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92768.7 | 申请日: | 202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5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军;张劲松;王兴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移康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0 | 分类号: | H04W4/30;H04W4/38;H04L27/12;G16Y2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邢黎华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段 综合 通讯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设备领域,尤其是多频段综合通讯系统,针对现有的物联网设备,大多是单一频段,而在某些场景下却无法很好的满足需求。例如大数据传输,需要高频段,但是穿透率不够。而低频段又无法传输大量的数据,导致使用时非常不方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电源模块、中央处理器、收发天线、数据比较模块、调频组件和物联网终端,所述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本发明中,在同一台设备上,集成两个频段的收发,在需要大数据传输,而且空间条件较好时,采用高频段,在空间条件不好、无需大数据传输或者在高频段传输失败率高于一定阀值时,可以切换到低频段,可以两个频段同时工作,来完成中继接力的工作,结构简单,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多频段综合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目前的物联网设备,大多是单一频段。而在某些场景下,单一频段,无法很好的满足需求。例如大数据传输,需要高频段,但是穿透率不够。而低频段又无法传输大量的数据,导致使用时非常不方便,所以我们提出多频段综合通讯系统,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多频段综合通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多频段综合通讯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中央处理器、收发天线、数据比较模块、调频组件和物联网终端,所述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收发天线相连接,收发天线与数据比较模块相连接,数据比较模块与选择控制组件相连接,选择控制组件与调频组件相连接,调频组件与收发天线相连接,选择控制模块与调频组件均与物联网终端相连接,物联网终端与收发天线相连接,所述收发天线包括用于发射信号的发射组件和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组件。
优选地,所述调频组件包括频段控制模块、调频模块、发射机和接收机,所述频段控制模块与调频模块相连接,调频模块与发射机相连接,发射机与收发天线相连接,收发天线与接收机相连接,接收机与控制模块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选择控制组件包括选择控制模块,所述选择控制模块与发射机相连接,在需要大数据传输,而且空间条件较好时,采用高频段,在空间条件不好,或者无需大数据传输时,可以切换到低频段,在需要完成中继接力的工作时,也可以2个频段同时工作。
优选地,所述发射组件包括第一传输线和无线电波,所述第一传输线位于发射机和收发天线之间,所述第一传输线分别与发射机和收发天线相连接,所述收发天线将发射机所发射的导行波转换为无线电波。
优选地,所述接收组件包括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二传输线位于接收机和收发天线之间,第二传输线分别与接收机和收发天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发天线包括导电片、高频天线、第一天线馈点、第二天线馈点、低频天线、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导电片的外部设置有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第二天线馈点和第一天线馈点,所述第一天线馈点与高频天线相连接,所述第二天线馈点与低频天线相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与第二天线馈点相连接,所述第二指示灯与第一天线馈点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调频模块分别与第一天线馈点和第二天线馈点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数据比较模块内储存有多种参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移康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移康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92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