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上下车的轨道小车及其上下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9817.1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轨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3/00 | 分类号: | B61B3/00;B61B12/00;B61B12/02;B61D33/00;B61D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詹丽红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下车 轨道 小车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上下车的轨道小车,包括厢体,还包括安装在厢体内部的旋转升降座椅;所述厢体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开口;所述旋转升降座椅包括旋转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下端的收卷机构,以及连接在收卷机构下端的椅子;所述收卷机构能相对旋转机构旋转,收卷机构能带动椅子垂直上下移动,且椅子向下移动时能伸出底部开口。本发明设置的厢体和旋转升降座椅,成本低廉,易大量推广。本发明的优点让车厢可沿垂直轨道垂直上楼并入户,让交通出行工具可以实现入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需要建设N个站台站点,节省下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资金;可实现轨道小车跟出租车、网约车一样随处可上下车,使轨道交通出行跟使用自来水一样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轨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垂直上下车的轨道小车及其上下车方法。
背景技术
悬吊轨道小车是微轨智能交通的一部分,微轨智能交通系统是应用于智慧城市内的循环轨道交通。具体是,小车的窄轨悬于空中,智能小车悬挂于轨道下方,轨道上可设置多辆智能小车,采用小型车辆灵活编组方式,小车之间或分离或成串,每辆小车容量为1-2人,以小型车实现灵活的运量。
现有技术中,载人智能小车均为侧面开门,并且为了方便人员上下车,微轨智能交通系统和接驳中的公交站、火车站、地铁站,还是飞机场等等全都需要设置多个站台站点,乘坐人员通过站台站点上下车,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资金来建设N个站台站点,并且无法做到随处上下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需通过站台站点上下车,更方便人员乘坐的一种垂直上下车的轨道小车及其上下车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垂直上下车的轨道小车,包括厢体,还包括安装在厢体内部的旋转升降座椅;所述厢体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开口;所述旋转升降座椅包括旋转机构,设置在旋转机构下端的收卷机构,以及连接在收卷机构下端的椅子;所述收卷机构能相对旋转机构旋转,收卷机构能带动椅子垂直上下移动,且椅子向下移动时能伸出底部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开口上安装有下厢门,下厢门上连接有下厢门驱动机构;所述下厢门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厢体底部的下厢门驱动电机,安装在下厢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的下厢门驱动齿轮,以及安装在下厢门上且与下厢门驱动齿轮齿合的下厢门齿条。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安装在厢体内壁上的转轴,套设在转轴外侧的安装套;所述安装套能绕转轴旋转,且收卷机构连接在安装套上;所述转轴上安装有抱闸。
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安装在安装套上的卷筒安装座,安装在卷筒安装座内部的两个收卷部件;所述收卷部件包括安装在卷筒安装座内的卷筒驱动电机,一端安装在卷筒安装座上、另一端连接在卷筒驱动电机的转轴上的卷筒,以及一端连接卷筒、另一端则连接椅子的缆绳。
所述椅子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椅子本体;所述缆绳的下端与底座连接。
所述旋转升降座椅还包括上端与卷筒安装座连接、下端与底座连接的伸缩套,所述缆绳穿过伸缩套后与底座连接;所述伸缩套包括依次套设的若干根套筒,内侧的套筒能相对外侧的套筒上下移动。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显示屏安装杆,显示屏安装杆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安装有红外摄像头。
所述厢体上还设置有两组侧门机构;所述侧门机构包括设置在厢体上的侧门,连接在侧门上的侧门驱动机构。
所述侧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厢体底部的侧门驱动电机,安装在侧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的侧门驱动齿轮,安装在侧门底部且与侧门驱动齿轮齿合的侧门齿条。
一种垂直上下车的轨道小车上下车方法,该垂直上下车的轨道小车车厢底部设置有自动开关门,其内部设置有升降座椅;一种垂直上下车的轨道小车的上下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需要上车时,控制车厢底部的自动门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轨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亚轨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