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平板大模型岩样平面渗流渗透率的确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89490.8 | 申请日: | 2020-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2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任俊杰;郭平;汪周华;杜建芬;胡义升;刘煌;王烁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平板 模型 平面 渗流 渗透 确定 方法 | ||
1.一种矩形平板大模型岩样平面渗流渗透率的确定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测试岩样厚度h、孔隙度φ、孔隙体积PV,取得氮气粘度μ、压缩系数cf;
(2)将平板大模型岩样清洗、烘干并放入夹持器,在岩样外涂硅橡胶将其密封,将岩样抽真空,然后注入氮气饱和岩样,静置30min后记录初始压力p0;
(3)在注入点以恒定流量q注入氮气,所述注入点纵向贯穿整个平板,测试注入点到平板平面四个边的距离L1、L2、L3、L4,监测注入点压力p随时间t的变化;
(4)利用平面不稳定渗流理论、镜像叠加原理建立四条相互垂直封闭边界的不稳态渗流模型,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平面不稳定渗流理论,建立平面不稳定渗流模型:
式中:p—压力,atm;
r—平板任意点到注入点的距离,m;
φ—孔隙度;
cf—氮气压缩系数,atm-1;
μ—氮气粘度,cP;
K—渗透率,D;
t—时间,s;
rw—注入点的管线半径,m;
q—注入氮气流量,cm3/s;
h—岩样厚度,cm;
p0—初始压力,atm;
该模型求得解析解为:
2)通过镜像叠加原理,得到四条相互垂直封闭边界的不稳态压力解:
(5)根据不稳态渗流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测试得到压力p与时间t数据,计算得到渗透率K,包括以下内容:
设渗透率K为待求参数,目标函数E(K)表示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的总体差距,通过测试tj时刻下压力pj的n组实测数据(tj,pj),其中j=1,2,…,n,定义目标函数E(K)如下:
采用自动拟合算法求得使E(K)达到最小的渗透率K:
p(K,tj)是关于K的非线性函数,在初始值K0处泰勒展开将其线性化如下:
令:
Yj=p(K,tj)-p(K0,tj)
δK=K-K0
则Yj=VjδK,其中:j=1,2,…,n,故有:
p(K,tj)≈p(K0,tj)+VjδK
使E(K)达到极值,需要则:
根据求得的δK,得到:
K=δK+K0
将K值赋予K0,重复上述步骤,直到|K-K0|<10-6停止运算,此时求得的K值即为平板大模型岩样的渗透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平板大模型岩样平面渗流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平板大模型清洗、烘干并放入夹持器中,在岩样外涂硅橡胶将其密封,将岩样抽真空;打开阀门,注入1倍孔隙体积的氮气饱和岩样,随后关闭阀门,静置30min,记录静置后的初始压力p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平板大模型岩样平面渗流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注入点以恒定流量q注入5倍孔隙体积的氮气,利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记录不同时刻t的注入点压力p,每1秒测试一个压力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94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