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就地优先回用与污染负荷减量的分散式生活污水源头分离收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85860.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5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向宇;陈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2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就地 优先 污染 负荷 分散 生活 污水 源头 分离 收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污水收集与处理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资源就地优先回用与污染负荷减量的分散式生活污水源头分离收集方法,包括:灰水经灰水收集汇集井收集后排入灰水收集管网;黑水经黑水截流溢流井收集后排入资源化处理回用系统进行资源回用,少量偶发的富余黑水经溢流管就近排入灰水收集管网。本发明提供的收集方法可以让村镇生活污水中的黑水在产生源头实现源头分离、分散收集、就地处理和资源回用等多重效果,既能有效地减少村镇生活污水的水量而缩小管网设计建设规模,又能极大地降低管网所收集到的混合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浓度而降低后续生活污水的处理难度和处理费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资源就地优先回用与污染负荷减量的分散式生活污水源头分离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村镇生活污水泛指化粪池出水、厨房排水、浴室排水和生活洗涤排水等,其中化粪池出水又称污水或黑水,是水量最小但碳氮磷等污染物浓度最高的一股排水;而厨房排水、浴室排水和生活洗涤排水则统称生活废水,除厨房排水中含有一定的油脂和盐份外,其他股排水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等各项污染物浓度均较低。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动“厕所革命”工作,“厕所革命”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让广大农村群众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革掉粪水暴露、蚊蝇孳生,霍乱、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高发的简易厕所,而水冲厕所是目前使用最为成熟的卫生厕所,但水冲厕所会产生大量的粪污,是当前社会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现有村镇生活污水的收集方式与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方式一样,大多在污水的产生源头统一收集后混合输送到后续处理终端进行处理。在村镇生活污水产生和收集过程中,管网末端所收集到的生活污水具有水质水量波动大、碳氮比例失调和氮磷浓度高等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收集范围内的用水排污不均衡。而水质水量波动大和碳氮比例失调则最终会表现在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和处理成本高昂两方面。此外,现有的混合收集模式所配套的处理工艺均以将含氮磷物质从污水中去除为主,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药剂、人力和物力,而且还造成了污水中氮磷钾资源特别是磷和钾的不可逆损失,不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城市成熟的市政污水混合收集的模式应用到村镇地区所造成的末端水质水量波动大、处理系统运行不稳定和处理费用高等问题已日渐突出。随着高铁在我国的全面普及,高铁上的真空厕所也逐渐走向污水治理领域,目前已有不少科研院所和环保公司已研发出了粪污甚至是污水负压收集系统或设备并应用于包括村镇污水在内的污水治理领域且发挥出了传统重力收集管网所不具备的效率和效果,但负压收集系统设备多、制造安装要求高、后续运行维护强度大以及管理成本高等诸多现实问题已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为降低村镇污水的处理难度和处理成本,亟需一套有别于现有收集模式的源头分质收集、就地资源化、污染负荷减量化的新型村镇污水收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混合式收集和负压收集的新的资源就地优先回用与污染负荷减量的分散式生活污水源头分离收集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资源就地优先回用与污染负荷减量的分散式生活污水源头分离收集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灰水经灰水收集汇集井收集后排入灰水收集管网;黑水经黑水截流溢流井收集后排入资源化处理回用系统进行资源回用,少量富余黑水经溢流管就近排入灰水收集管网。
进一步地,所述黑水截留溢流井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溢流管,进水管连接化粪池出水管,出水管的管底标高与进水管的管底标高保持一致,溢流管的管底标高与进水管的管顶标高保持一致,出水管与资源化处理回用系统相连,溢流管与灰水收集管网相连。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资源就地优先回用与污染负荷减量的分散式生活污水源头分离收集方法包括将生活杂用排水统一收集到灰水收集汇集井,再由各个灰水收集汇集井排入灰水收集管网,所述灰水收集汇集井有多个进水管分别与各杂用水排水口相连接,出水管与灰水收集管网的管道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