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块链跨链交易模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5010.0 | 申请日: | 2020-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6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华;戴炳荣;宋俊典;杨琳;李超;旷志光;刘丰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20/38;G06F21/64;G06F21/60;G06F16/27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块 链跨链 交易 模型 方法 | ||
一种跨链交易模型,所述模型包括,区块链发起交易模块,用于待交易用户和公证人协商后续交易密钥以执行交易;设定转账资产合约模块,用于所述待交易用户和公证人根据交易内容及协商密钥填写转账资产合约;执行转账资产合约模块,用于所述待交易用户和公证人执行转账资产合约进行交易。本发明的模型既解决了公证人机制过于中心化问题,又解决了哈希锁定存在待交易一方掌控交易的局面,充分考虑了区块链业务的特性,能够在各种业务场景下发挥最大的数据查询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公证人-哈希锁定的资产跨链交易模型。
背景技术
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种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无需信任(trustless)的分布式数据账本,它通过密码学方法让网络中的所有节点共同拥有、管理和监督数据,系统的运转不接受任何单一节点的控制,从而具有不可伪造、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区块链可以被应用在金融、健康医疗、供应链、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但是受吞吐量、网络孤立性、监管、伸缩性等因素的制约,目前的区块链项目并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商业应用。
在区块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网络孤立性阻碍了不同区块链之间的协同操作,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区块链的发挥空间。跨链技术就是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关键,简单来说,跨链就是实现一个链到另一个链的通信协议,这两个链的关系可以是母链和子链,也可以互为侧链,不同的链间关系称呼不同。
以太坊的创始人Buterin曾经总结了3类跨链技术——公证人机制(notaryschemes)、侧链/中继(sidechains/relays)、哈希锁定(Hash-locking)。其中,
哈希锁定是通过在两条链上运行特定的智能合约,实现跨链交易与信息交互。用户A生成随机数s,并计算出该随机数的哈希值h=hash(s)发送给用户B;A和B通过智能合约先后锁定各自的资产;如果B在X时间内收到正确的s,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将B的资产将转移给A,否则退回给B;如果A在2X时间内收到随机数s,A的资产将自动转移给B,否则退回给A。哈希锁定的应用范围比较小,目前可能的应用方向很可能是只在基于比特币的闪电网络之中,因为哈希锁定严格依赖于智能合约的执行,同时还会有比较上的时间差,所以哈希锁定的不智能、使用复杂性导致其使用范围会只在比较小众的范围里实现。哈希锁定的安全性比较好,现在的难度已经不是可以简单破解,需要付出巨大的算力才有可能,所以哈希锁定的安全性比较高。
公证人机制是通过选举一个或多个组织作为公证人,对链A的事件进行自动或请求式监听,并在指定事件发生后,在链B执行相应动作,实现对事件的响应。公证人机制是双向的跨链,能支持跨链资产交换及转移,跨链合约和资产抵押的自由交易,链与链互操作简单,不需要工作证明和复杂证明。缺点是这种模式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理念存在一些冲突,所以很多人不认为它是区块链,而更多是一种中心化的产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公证人-哈希锁定的跨链交易模型,该模型即解决了公证人机制过于中心化问题,又解决了哈希锁定存在待交易一方掌控交易局面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一种跨链交易模型,所述模型包括,
区块链发起交易模块,用于待交易用户和公证人协商后续交易密钥以执行交易。在所述区块链发起交易模块发起区块链跨链交易时,待交易用户使用Diffle-Hellman算法和公私钥签名机制来协商只有交易双方知道的交易密钥,公证人根据哈希运算,提供只有公证人才知道的密钥哈希过后的哈希值。
设定转账资产合约模块,用于所述待交易用户和公证人根据交易内容及协商密钥填写转账资产合约。所述设定转账资产合约模块在设定转账资产合约时,待交易双方用户各自填写转账资产合约锁定各自资产,设置解锁条件。所述合约的填写信息包括转账信息、解锁条件一中设置的Diffle-Hellman算法协商的公钥及其对应的参数、解锁条件二中填写的公证人提供的哈希密钥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未经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50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