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供氧可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3947.4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5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汪小旵;牛晓敏;肖茂华;张亨通;赵远方;彼得·巴托斯;王家博;周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氧 循环 工厂 水产 养殖 水净化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供氧可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包括过滤装置、消毒装置、曝气装置、活化装置、箱体以及箱体内的氧气合成与检测装置、臭氧合成与检测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供氧可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小,减少了运输费用。此外,该发明能够自行制造氧气产生臭氧进行水体消毒,少去了电解产生的额外费用。已消毒的水经活化装置后,恢复了生物活性,且无毒无害,富含氧气,经济环保,且能够重复利用,进行水产养殖,减少了水资源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自供氧可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属于水产养殖水净化生物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截至2017年底,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000万m3,工厂化水产养殖总产量达429000t。虽然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产量及面积都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工厂化养殖模式仍以流水养殖和半封闭式循环水养殖2种养殖模式为主,工厂化养殖市场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工厂化水产养殖最重要的便是养殖水的净化和消毒,因此,开发一种可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尤为重要。
养殖水体净化技术是现代水产养殖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以养殖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可控的人工措施,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养殖水体环境,以解决水产品安全,鱼类疾病及资源环境等问题,提高水产养殖生产力。中国目前的养殖水体净化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紫外线和臭氧杀菌,水体增氧,人工湿地和人工培育有益藻类或投放生物制剂等,常用的装备有:池塘清淤机,水质净化杀菌装置,过滤机,高效生物净化器,增氧装备和水质自动监控系统等,解决了养殖水体有机颗粒物过滤分离,生物净化,消毒杀菌和水质自动检测等养殖水体净化基本问题,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养殖水体净化系统模式。本新型将为养殖水体净化技术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及新技术的适用性和经济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基于目前水产养殖水净化生物化学技术领域,水净化主要使用利用凝固剂沉絮、氯气消毒、消毒剂消毒等方式,使得消毒后的水体不能再重复使用,且排放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残留毒液,不仅浪费了水资源,且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而另一些使用臭氧进行消毒的水净化系统,也大多使用电解法产生臭氧,不利于节约成本,也不长期适用于水体环境。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供氧可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供氧可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水口、过滤装置、空气泵、入气口、空气压缩机、电路板控制的四通阀、分子筛、上含浓度检测仪的单向进气口、太阳能紫外线灯、制臭氧箱体、消毒装置、曝气装置、活化装置、出水口;
所述自供氧可循环式工厂化水产养殖水净化系统主要适用于工厂化的水产养殖,其壳体使用聚酯乙烯,所述过滤装置、消毒装置、曝气装置以及活化装置依次焊接在一起,过滤装置的上端含有入水口,活化装置的下端含有出水口,过滤装置、消毒装置、曝气装置以及活化装置的底部均开有圆孔,便于水通过入水口依次经过过滤装置、消毒装置、曝气装置、活化装置后从出水口流出,且过滤装置与消毒装置之间含有水分子膜,能够阻挡滤渣随水流流下,且放慢了水流速度,便于过滤;
所述消毒装置的一侧与制臭氧箱体相通,且通道上安装有上含浓度检测仪的单向进气口,制臭氧箱体的内部顶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太阳能紫外线灯;
所述空气泵安装在入气口上,入气口底部与空气压缩机相连,空气压缩机底部含有出气孔,通过软管与电路板控制的四通阀相连接,电路板控制的四通阀通过软管连接两个分子筛、分子筛通过软管与上含浓度检测仪的单向进气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体积小巧,便于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3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