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式起倒靶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2138.1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9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阳;黄彩云;黄小龙;郑情元;林海滨;郑世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城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J7/06 | 分类号: | F41J7/06;F41J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式起倒 靶机 | ||
本发明涉及升降式起倒靶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固定安装有U型安装架,U型安装架竖向设置,U型安装架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链轮,所述两个链轮上套接有一条断开的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竖杆的两端,链条处于绷紧状态,链轮上传动连接有一号步进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横杆转动,进而带动靶杆转动,将靶板支起,能够带动靶杆旋转,从而调节靶板的切斜角度,在升降的同时,还能够对靶板进行显靶和隐靶的操作,增加了实用性,提高了训练的效果,且靶板出现的高度也是随机的,因为在二号步进电机没有工作时,训练者无法观察到靶板的位置,能够提高训练者的瞄准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击训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升降式起倒靶机。
背景技术
在射击训练中,射击打靶是不可缺少的训练项目,通常是将目标靶放在简单的装置上,固定于地面上进行射击训练。
目前,为应对训练的灵活性和提高训练的节凑,打靶机也有多种类型,例如,自动旋转式升降靶机、自动换靶机、多向转换自动靶机等,然而现在的打靶都是在射击靶被升起时,直接瞄准开枪,而在实战中,需要先瞄准,再确认人员信息,比如确定是敌人还是人质或者是自己人,避免发生误伤,这就需要锻炼士兵的即时的反应能力,而采用常规的靶机无法锻炼快速识别目标的能力。
因此,发明升降式起倒靶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升降式起倒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升降式起倒靶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固定安装有U型安装架,U型安装架竖向设置,U型安装架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链轮,所述两个链轮上套接有一条断开的链条,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竖杆的两端,链条处于绷紧状态,链轮上传动连接有一号步进电机,一号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竖杆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二号步进电机和蜗轮蜗杆减速器,二号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二号步进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降低转速,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输出轴贯穿支撑板,到达支撑板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的端部转动安装有靶杆,靶杆的端部可拆卸式安装有靶板,靶杆上套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上啮合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固定安装在三号步进电机上,所述三号步进电机与横杆固定连接,一号步进电机、二号步进电机、三号步进电机均连接在控制装置上,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一号步进电机、二号步进电机、三号步进电机的工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带动横杆转动,进而带动靶杆转动,将靶板支起,能够带动靶杆旋转,从而调节靶板的切斜角度,在升降的同时,还能够对靶板进行显靶和隐靶的操作,增加了实用性,提高了训练的效果,且靶板出现的高度也是随机的,因为在二号步进电机没有工作时,训练者无法观察到靶板的位置,能够提高训练者的瞄准速度。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升降式起倒靶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通讯模块、主控电路板和PC端,一号步进电机、二号步进电机、三号步进电机、通讯模块、主控电路板均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通讯模块接收PC端传送的指令,传给主控电路板,主控电路板根据指令带动一号步进电机、二号步进电机、三号步进电机旋转。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PC端施加指令,即可精确的控制一号步进电机、二号步进电机、三号步进电机的独立运行。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升降式起倒靶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U型安装架材料防弹金属材料制成,且U型安装架的厚度大于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mm厚度的防弹金属板能够实现在m以外步枪子弹无法穿透的效果,避免脱靶的子弹破坏U型支撑板内部的机械结构。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升降式起倒靶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横杆远离靶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配重块用于平衡靶杆和靶板的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城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城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2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系统传递定位数据的定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新能源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