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顶防风式光伏发电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81612.9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3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一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10 | 分类号: | H02S40/10;H02S40/12;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安琪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顶 防风 式光伏发 电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顶防风式光伏发电板,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的底端设置有有滑槽,底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底座的顶端两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缓冲板的顶端设置有光伏发电板,第二转动杆贯穿连接着清扫杆,清扫杆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清洁棉,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远离底座水平设置有涡轮,第一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二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座;该一种楼顶防风式光伏发电板通过设置涡轮装置,使得第二转动杆带动清扫杆发生转动,可以达到对光伏发电板进行清灰、除风雪的功能,增加了光伏发电板使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楼顶防风式光伏发电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现已被广泛应用,利用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太阳能利用方式,太阳能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且太阳能发电绝对干净,不产生公害。所以太阳能发电被誉为是理想的能源。目前太阳能发电主要有光伏发电以及光热发电两种形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而光热发电是通过大规模采光镜面阵列采集太阳热能,经由换热装置提供蒸汽带动传统的汽轮发电机,从而产生电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而在众多部件中太阳能电池板无疑是核心部分。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传统的光伏发电板缺少防风装置,在光伏发电板受到风吹之后,容易损坏,减少了光伏发电板使用寿命;
2、传统的光伏发电板缺少清扫灰尘、雨雪的装置,光伏发电板受到雨雪或者灰尘的堆积之后影响其对太阳能的吸收,降低了光伏发电板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楼顶防风式光伏发电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顶防风式光伏发电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端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底座的顶端两侧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缓冲板的顶端设置有光伏发电板,所述第二转动杆贯穿连接着清扫杆,所述清扫杆的底端两侧设置有清洁棉,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远离底座水平设置有涡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设置有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端两侧设置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外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端两侧设置有连杆。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截面形状为凹字形,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一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内嵌于底座顶端表面,所述缓冲板通过滑槽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形状为矩形,所述滑槽与缓冲板数量相同均为一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杆形状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壁直径等于第一锥齿轮的内壁直径,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一锥齿轮数量相同均为两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着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着清洁杆,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发生啮合运动,所述清洁杆通过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发生旋转活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座内嵌于底座,所述缓冲座的长宽高均小于底座的长宽高,所述缓冲座的长度大于第一弹簧的直径,所述缓冲座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缓冲座的数量为一组。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弹簧的直径小于缓冲块的长宽,所述第二弹簧的内壁直径等于缓冲杆的外壁直径,所述滑块的内壁直径等于第二弹簧的外壁直径,所述滑块通过弹簧与缓冲杆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一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一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1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